展望倫敦新追求
亞運會俗稱“中考”,“大考”自然是兩年後的奧運會。
在廣州亞運會之前,中國競技體育剛剛在北京奧運會上同樣創下新的里程碑——51塊金牌,超越美俄,第一次站上金牌榜首。在傳統項目上,中國隊的奪金能力幾乎已經發揮到極致,現在,我們更關心的不再是國球乒乓和跳水“夢之隊”能否包攬,而是分量更重的基礎大項田徑、游泳,以及三大球能否有真正的突破。
中國田徑在亞運會上的最大收獲是劉翔的“王者歸來”,這位經歷了退賽、手術、養傷等一系列坎坷的前奧運冠軍和前世界紀錄保持者,以13秒09的複出以來最快成績成為亞運第一個三連冠高欄王,這個成績在北京奧運會上可以排到第二。信心滿滿的劉翔宣告,明年要跑進13秒,未來再度衝擊世界紀錄。
但尷尬的是,中國田徑拿得出手的幾乎還是只有一個劉翔。唯一算得上新希望的大概只有男子20公里競走冠軍王浩,這位去年世錦賽亞軍在傷病困擾下還是大幅提高了個人賽季最好成績,更重要的是他年僅21歲。
相比之下,中國泳軍的勢頭還好很多,亞運會有12個小項的成績可以排到今年世界前三,其中5個小項列世界第一,金牌成色很足。儘管23歲的吳鵬和張琳處在調整中,狀態不佳,但以孫楊、葉詩文為代表的一批90後小將迅速崛起,令中國泳軍大有希望在倫敦突破北京奧運1金2銀3銅的成績。
三大球方面,男、女籃和女排的三項亞運冠軍難以掩蓋中國大球進一步衰落的尷尬現實。在這些項目上,中國隊奪冠屬於“山中無老虎”,即便如此,“無姚”男籃數次“玩心跳”,女排面對韓國兩場都先失兩局,獲勝之後的激動痛哭恰恰折射出女排衰落的無奈。男排也在短短兩年間從奧運第五淪為亞運第五。
足球更是“痛中之痛”。男足不僅在賽場上無緣八強成為“史上最差”之一,還在場外頻頻製造諸如“微博謾罵球迷”和“我確實有點人脈”之類的“跌份”事件,從面子到裡子幾乎輸無可輸。相比之下,女足雖然第一次無緣亞運獎牌,但少帥李霄鵬的謙虛務實以及他鍛造出來的一批90後,讓人依稀看到鏗鏘玫瑰復甦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