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穩價令”撼動批發市場 零售價尚未明顯鬆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9 13:54:29  


 
  煤電油氣價格趨穩

  在有關部門多次出手穩定價格之後,各地電價、氣價的上調勢頭被暫時止住,煤炭價格趨於穩定,成品油調價可能緩行。業內專家稱,由於能源價格的波動對整個國民經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能源價格趨穩對穩定整體物價將起到積極作用。

  政府定價項目暫緩調價

  國家發改委近期連續發文要求各地穩定物價。根據要求,政府定價項目的調整要根據輕重緩急,能夠延期的要盡量延期實施,必須出台的要把握好調價的時機、節奏和力度。目前,我國仍採取政府定價的商品和服務主要是與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產品、服務,如水、電、油、氣等。

  今年6月1日起,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每千立方米提高230元,各地天然氣漲價大幕拉開。沈陽、長沙、合肥、蘭州、北京等地陸續召開聽證會,計劃上調燃氣費。但在通脹壓力下,此前多個醞釀上調天然氣價格的地區已緊急刹車。河南、江蘇和廣東均稱已暫緩出台天然氣價格調整方案。而已完成全部程序的北京天然氣調價近期也未見下文。

  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文,要求各級物價部門進一步採取措施,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企業生產與群眾生活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和不合理的價格,緩解企業生產成本增支和群眾生活費用增加的壓力。有消息稱,寧夏、河南、廣東、海南等地紛紛明確,年內不安排出台調價項目。

  而在高煤價下,一直盼望進行煤電聯動,疏導電價的電力企業也不得不再“扛一扛”。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關於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階梯電價的形式為電價上調打下基礎,但在通脹壓力下,直接全面提高電價的可能性非常小。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宋智晨認為,年內電價上調基本已成泡影。

  而一直由政府掌握價格漲跌的成品油價格,近期又到了調價窗口,但業內預計此次調價很可能“難產”。業內人士表示,近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接連發文要求穩定物價、加大供應,調價的可能性不大。而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承諾全力保障柴油供應,社會高價油已有所回調,“柴油荒”蔓延局面也有所緩解。

  加大供應 保障運輸

  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產品可以採取不調價或暫緩調價的辦法,而對於煤炭等價格已經市場化的能源產品,只能依靠增加供給、保障運輸和讓國有企業承擔必要社會責任來維持價格穩定。

  根據近兩周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沿海中轉港口動力煤價保持上漲,秦皇島港煤價甚至已追平年內最高價。不過,從漲幅來看,近兩周煤價上漲勢頭有所減弱。此外,煤炭供應有所攀升。10月,內蒙古、山西等產煤大省產量多創新高,下游庫存也有所增加。

  國家發改委文章指出,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要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配合政府做好保供穩價的工作。石油企業要採取經濟和技術手段提高生產負荷,合理安排檢修,確保成品油的供應;煤炭企業要加強價格自律,穩定煤炭特別是電煤價格。

  有關部門還加大了對能源價格的監察。此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六起柴油價格違法案件。

  緊縮政策和美元反彈施壓

  商品後市仍將調整

  在政策緊縮、美元反彈及交易所頻出重拳打壓下,大宗商品上周急速下挫,前期領漲品種再次成為下跌“急先鋒”。有分析認為,未來要緊盯美元和國內政策兩條主線,國內政策仍將以緊縮為主,而美元的階段性反彈跡象明顯,兩方面將對大宗商品形成較大壓力,預計調整趨勢不會改變。

  商品市場回調

  國內外商品市場上周繼續大面積跳水。橡膠、棉花、白糖、PTA和早籼稻等品種由前期的領漲轉向領跌。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過去一周,天然橡膠期貨跌幅達10.24%,位居首位;其次是棉花期貨,下跌6.59%。L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和PTA期貨,跌幅在5%以上;早籼稻、鋅和銅期貨品種跌幅也達2%-4%。

  對於大宗商品的急速調整,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上周表示,一是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市場預期對此作出的反映;二是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也是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因素;三是前期市場存在過度炒作行為,價格脫離了供求基本面,資金獲利回吐,快速撤離。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周相繼發布通知,對近期商品市場的瘋狂投機行為和暴漲暴跌行情進行政策指引,暫停各品種交易手續費優惠措施。上海期貨交易所宣布,自2010年11月29日收盤結算時起,提高各品種期貨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水平,將漲跌幅度限制擴大至6%。金鵬期貨的相關通知顯示,此次調整後,銅期貨保證金提高至17%,橡膠期貨為16%,棉花、白糖、鋅、螺紋鋼和早籼稻期貨保證金達15%,強麥和硬麥期貨保證金比例提高到12%。

  美元及宏觀政策影響後市

  新湖期貨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葉燕武表示,當前影響大宗商品走勢有兩條主線:美元和宏觀政策。

  美元近期強勁反彈。美元指數上周漲2.44%。一方面是因為美聯儲公布60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劃後利空出盡;另一方面則是愛爾蘭債務問題引發歐債危機擔憂,對美元走強推波助瀾。從目前來看,市場資金方向有所變化,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定期公布的持倉數據顯示,做多美元和做空歐元的力量在積聚。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美元上漲,但美國政府仍將依賴於弱勢美元對經濟的提振。因此,美元後期走勢呈現震蕩上行的概率較大。

  他還表示,宏觀政策因素是本輪行情演變的一個關鍵因素。10月和11月,央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一次加息。本年累計上調存款準備金已經五次,期間還不包括差別存款準備金的上調,目前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比例已創新高。
  從CPI來看,1-10月份CPI累計達到3%,2011年上半年CPI仍將有較大壓力,在此背景下,管理層仍有可能進一步採取措施嚴防通脹。     
  增加居民收入 降低通脹預期

  通貨膨脹對於普通百姓來講就是錢不值錢了。如果收入增長沒有跟上,老百姓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負擔就會加重。

  今年以來,物價不斷上漲已讓老百姓感到錢包“吃緊”。從食品中的“豆你玩”、“蒜你狠”、“薑你軍”,到工業品中的“煤超瘋”、“棉花掌”,各種商品價格輪番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近期也不斷走高。如果收入的漲幅能夠與物價上漲保持同比,那麼通貨膨脹對生活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而眼下的情況是,物價漲幅遠遠超過了一部分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加劇了通脹預期的形成。

  通脹預期往往比通脹本身更可怕,它通過改變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市場行為,引導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在物價上漲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實際上,通貨膨脹源於貨幣超發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當貨幣超發剛剛發生時,社會物價並不會馬上上漲,而超發的貨幣也不可能成比例地流入所有人手中,而是通過銀行等金融渠道成為一些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資本,並進入流通領域。而當流通中的貨幣超過了實際購買產品所需要的資金時,物價上漲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

  這時,不同的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承受能力有所不同。在貨幣超發之初,已經通過提前獲得貨幣並提高了收入的群體對物價上漲的承受能力較強;而收入增長跟不上物價上漲的群體就會感覺生活壓力增大,從而對通脹的預期也就更強。

  老百姓所感知的通貨膨脹實際上是收入增長低於物價漲幅的差額。有專家認為,在通脹壓力下,提高收入是能夠增強百姓信心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比如,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表示,“通貨膨脹可以解決,比如說物價漲10%,工資也漲10%。”

  在物價上漲時,提高工資收入是給普通百姓造成損失的一種補償。而這種補償的最大效果是降低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以減輕通脹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