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大事小事托熟人送紅包 中國人活得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9 14:02:06  


 
  中國是一個以權力為基礎,以人際關係維繫的社會。這樣的社會中,人情世故自然變成了比學識、能力更重要的“制勝因素”。這就是中國的創新能力不行的原因。中國要想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國家,就必須尊重才華勝於尊重關係。只有這樣,才能把聰明人的注意力從鑽營吸引到創造上來。否則,中國將只能出口襯衫。——王俊嶺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決定了,中國人的文化形態!——徐開安

  過節,辦事,請客送禮。這都已經成為多少年不成文的規矩了。就連外國人也都入鄉隨俗明白了這裡面的人情世故,門門道道。這個好像也是我們五千年文化傳承下來的一種傳統。可是,到現在都變成了重口味。這個口味,真的其實可以沒有。這不,把沒實力,本身就帶著壓力的人更是搞的渾渾噩噩。這樣的“人情世故”,真是難。——楊文

  人情世故本是一種正常的交際與生活方式,但是發展到現在卻已成了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現在中國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面子和關係,這便是人情世故的根本。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中國人,永遠也改變不了這種情況。自古以愛所承揚的真誠待人,當被賦予上利益的標簽時,顯得更加“真誠”了。再這樣發展下去,只會造成社會交流的越來越嚴重的利益當先,連人際關係都開始由各種因素劃分開來,這是社會的變相友好。——於瑤瑤

  連學生都興這套了,生日、各種名目的節日同學們都要送禮。雖說都是些小東西,可是這心思可沒少花。女生的東西尤其如此,得先觀察一陣看她都喜歡啥,缺啥。有人喜歡可愛風,你偏送了個犀利的,那就叫白送。還得惦記著以前誰給自己送了東西,送的是什麼價位的,那等他過生日時,也得還禮回去。我還會專門把這些事記下來,以防止有做得不周的地方。真是辛苦。——貝拉

  每個中國人都會受這些“人情世故”所煩擾,也不知道這個送禮辦事的“習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如何開始的,現在要徹底消滅這種“習俗”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即使你不去遵從這種“人情世故”,別人也照樣去做。禮物對於中國人來講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傳遞自己心意傳達對他人祝福的意思,在一些場合,送禮給別人其實不如說是送禮給自己,送出去這點小禮物以求別人給予自己更大的利益,收別人的禮物本是一個件開心的事情,可是有時候收了禮物不就等於接受了一份任務,多了一份責任,事情辦不好了還對不起這份人情。唉,總之做人難。——高欣婷

  人情世故在中國就像張大網,鋪的哪個角落都是,並且沒有脈理,理不了逃不去。這是個鍛煉情商的活,完全體現了機遇與危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大家都不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相互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必要交往演變為了精神壓力,並且持續膨脹。——程佳佳

  入鄉隨俗唄,大家都一樣的。誰讓我們投胎的時候選擇了“hard”模式呢?五千年來都如此,豈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唯一的希望在於,我們這些“後字輩”把正確的價值觀持之不懈地傳遞給下一代人,同時身體力行。可是,如果不能團結起來,還是白搭。畢竟誰也不願惹醫生不高興,那可是性命攸關的問題。而團結起來,在這個問題上,簡直太難了。所以,我不抱希望。——龍在天

  且不說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各式好處費,光是壓歲錢和份子錢就已經讓成年人的世界不堪重負而又無可奈何了。——楊菁

  “禮”這個字在中國已經風行了數千年,我們是禮儀之邦,拜訪朋友送點禮物、好友長時間不見一起吃頓飯、求人辦事帶點兒禮品等等等等,這些事情其實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根本不值得拿出來討論。但是這些年,“禮”這個字發生了太大的變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已經遠離了“聊表心意”,而是與金錢越拉越近,現在的人情世故好像都與金錢有關係了,“禮”字現在就代表拼腰包了。這到底是“禮”這個字變了還是我們對它的理解變了?我想原因還是後者吧!假如我們不賦予它那麼多的含義,恐怕它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所以說,人情世故並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正在或者是已經曲解了它本身的意義。——李特

  “人情世故”這幾個字現在說起來都是很自然,理所當然的事,現在辦個事只要有熟人那就好辦多了,既然拖了熟人就免不了請客吃飯送禮,唉。記得前一段時間去醫院,早早地去掛號排隊,等了倆小時終於輪到我了,可是硬生生地被熟人醫生插進去三個人,當時就在想:我要是在這醫院有熟人該多好,也不用白白浪費這幾個小時了,唉,人情哪,無奈~——雅婷

  人情事故讓人覺得累,主要是因為有目的性,拉關係是為了辦事情,無時無刻不在計算投入產出成本收益,怎能不累。但如果走親戚看朋友過節聚餐只是為了慰藉心裡的思念,表達積蓄的感情,那就是一種享受。只是這世界上沒有純粹的人,也沒有純粹的情,理論上完美的狀態在現實中不會存在。但是如果心裡明白這一點,至少還是保留一點“純感情”吧,因為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我們在內心裡都是需要這樣沒有交換的“人情”的,不是嗎?——西銘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注重禮尚往來,但是現在人們曲解了咱們祖宗留下來的美德,還有一句叫“君子之交淡如水”,禮尚往來是沒有多少利益驅使的情況,僅僅是為了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現在的人情世故已經不是那麼單純的了,摻入了很多雜質,拉關係扯關係都是有事相求,人情在現在的社會被無限的放大,作用愈加明顯。——張歡

  “正是人情世故,轉面炎涼。”正是如此,才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如醲。“如今的人把人情世故用得更為直白,執行得更八面玲瓏,反而弄巧成拙,被人情所累。目的性太狹隘了,情就變成債了。——楊雲

  中國人在這個潛規則的社會裡已經被真規則了,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人,包括我們自己,一邊大罵某腐敗風氣一邊不得不為自己的工作學習向領導獻媚討好,我們看不慣學生幹部整日圍在老師身邊,可自己還是為了入黨的那個名額給老師送禮、發短信祝賀,我們一邊譴責這個社會的制度一邊向這個社會妥協。——胡倩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是受禮法約束數千年的社會,延續至今也是如此,我們現在經常說的“要做事,先做人”,何謂做人,懂得人情世故即是會做人,簡單說就是會察言觀色、會來事。究其原因,無非就是權力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權力資源少的一方向權力資源多的一方示好,以尋求更多的權力,試想一下,你的同學結婚你隨禮200,你上司結婚你會隨禮多少?——陳曉龍

  這是“人情”還是“潛規則”?因為中國是禮儀之邦,於是紅包、香煙、擇校費、禮物都變得理應如此。可,說是潛規則,又真不如說是“人情世故”,因為人人如此,處處如此,事事如此。人情很早以前就不是那麼單純的禮儀往來了。關係變得太重要,人情、面子都變成了這個社會立足的根本。(來源:《半月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