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汪明生:從南台灣化解兩岸之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9 15:45:37  


汪明生指出,兩岸在推動交流過程屢屢受阻,問題就在南台灣。(中評社 張啟芳攝)
  中評社高雄12月9日電(記者 張啟芳)台灣中山大學教授、中華公共事務管理學會秘書長汪明生在“2010兩岸MPA教育論壇”與“大陸公共管理院長論壇”發表看法指出,兩岸在推動交流過程屢屢受阻,問題就在南台灣。只有導引兩岸經濟、社會與學術民間資源持續投入南台灣,推動南台灣與大陸各地區的全面社會、經濟交流才能有效化解,促使兩岸朝正確方向發展。

  “2010兩岸MPA教育論壇”與“大陸公共管理院長論壇”8、9日在台灣中山大學舉行,共有來自兩岸60多所大學、近200名教授與會。

  汪明生表示,台灣五都選舉已經結束,2011、2012年即將展開“立法委員”與“總統”大選,又將牽引著兩岸人民視線,這種被選舉牽動的社會群體焦慮感,在這十幾年以來一直困擾著台灣人民,未來恐怕也還是如此,大家因此又要擔心,近三年來兩岸交流的成果會不會退縮?退縮後,會不會導致台灣嚴重的被邊緣化?如何避免或如何化解?如何強化正向交流的力量?如何向台灣人民充分解釋兩岸交流的好處,以增加正面支持的力量?應該要如何以智慧與方法解開兩岸之結?

  汪明生認為,台灣尚未具備完全民主素養,這包括暴力賄選、黑金掛勾、媚俗偏激、抹黑謠言、家族政治等負面現象一再發生。此外,政府政策欠缺穩定性、機要專權、事務官專業意見無法獲得尊重、黑箱密室政治成為主流、議會不再進行政策辯論,成為政客媒體曝光與暴力杯葛的舞台,所以台灣的民主改革還未成功。

  他還說,台灣大多數地區仍停留在傳統社會,一切仍以派系、人情為主,政黨意識型態對立,與台灣的早期,原漢衝突、閩客之爭、漳泉械鬥、本省外省之防類似,這就是傳統社會的部落自我保護意識。因此,當台灣的執政黨積極推動ECFA、推動兩岸直航與經貿往來,多數北部民眾欣躍於兩岸黃金航線一日生活圈的實現;南台灣的許多民眾卻還是選擇坐在廟口談古論今,聽地下電台的call-in賣藥,在一片偏激排外的言論中,選擇自我封閉。

  汪明生表示,南台灣的社會資本存量不斷降低,對照於北台灣的蓬勃發展,台灣高鐵兩端仿如兩個世界,100年前高雄港建港,15年前高雄港仍居世界前三大港,如今高雄市的發展卻遜於30年前才起步發展的深圳及廈門。長期而言,南台灣民眾對於兩岸交流處於混沌未知的狀態,容易受到特定意識形態的挑弄而產生敵意與各種負面情緒,在特定政治利益的驅使下,隨著一次次的選舉操弄,社會條件實有惡化的趨勢,且反映在選票上,使反對兩岸交流的陣營得以執政,縱使未能當選,也會產生制約執政者對兩岸開放交流的幅度與決心。

  他認為,兩岸發展至今,均面對社會問題所產生的限制,台灣所面對的是意識形態對立、開放與“鎖國”思維對立;大陸所面對的是貧富懸殊、區域失衡、物慾過重、社會服務組織有待強化與社會溝通機制尚未能有效運作。

  他說,紮根南台灣確實有其不容易之處,在南台灣推動兩岸文教學術交流,往往會受到更多來自在地的詆毀與非議,如未能有正確的歷史宏觀與民族責任承擔意志,是難以持續推動的。

  汪明生還表示,過去兩岸的交流多在沿海地區,對於大陸非前沿地區的往來有其侷限性,台灣南北發展與城鄉發展的經驗,恰好對大陸非前沿地區的均衡發展,有寶貴的參考價值。

  他認為,南台灣如能獲得兩岸各區域政經與社會系統的共同支持,就能從產業面與社會面進行啟動,加速兩岸歧見的化解,這就有如在ECFA早收清單項目,南台灣的許多產業包括農業、漁業、機械與工具機業等傳統產業獲利,使得許多南台灣民眾一掃原先對ECFA的偏見,轉而支持此項協議的簽訂,也使反對陣營為之消音,後續如果能有更多資源與關注投向南台灣,對於兩岸交流工作的進程,將產生事倍功半的加速效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