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環球網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的文章說:深夜1點,飛機平穩飛行,機艙一片黑暗。艙里的乘客在沉睡。我獨自開著閱讀燈看書。突然飛機上下抖動,我透過機窗往外望去,清爽的夜空下雪白的喀喇昆侖山綿延千里,一巨大的冰雪峽穀出現在眼前,顛簸不停的飛機與喬戈里峰擦肩而過。我看了一下電視屏上的飛行高度是9500米,喬戈里峰是8611米。我們的飛機距離她只有800多米。心跳急速加快,不是恐懼,而是激動。
這里是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國界線,喬戈里峰的南坡是吉爾吉特-巴蒂斯坦,唐朝稱這個地區為勃律,無數的中國商人和僧人從這里走向中亞和南亞。在不遠的將來,中國西部通向阿拉伯海和西亞石油國家的鐵路和輸油管道將穿過附近的高山峽穀。
一周後回到北京,我來到北京農展館對面的一座伊斯蘭風格的小樓里做客。二層的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的辦公室像是一間航模陳列室。書架上、茶幾上、櫃子上擺放的都是中國和巴基斯坦最新聯合研製的戰機和軍艦模型。馬蘇德大使說:“中巴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我回答道:“從長遠看,我覺得,中巴需要超越軍事領域的合作。”
中國未來的崛起需要在巴基斯坦衝破周邊包圍,以確保中國的能源安全。據國際能源組織的預測,中國的石油需求量在2025年將升至每天1420萬桶,其中1090萬桶需要進口。從最近美國在黃海、東海軍演看,一旦中美發生軍事對抗,美國將從海上封鎖中國海岸,中國應戰能力將受到從陸上進口重要原料能力的制約。巴基斯坦一再表示,希望建設從新疆經吉爾吉特-巴蒂斯坦到達巴基斯坦南部出海口的鐵路和油氣管道,成為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的“貿易走廊”,和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能源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