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電/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28日說,2001年以來中國稀土產品出口基本保持穩定,同時隨著國內消費需求增長,今年進口稀土金屬礦首次突破1萬噸。
新華社報道,他是在此間舉行的“2010國際稀土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徐旭說,據中國海關統計,2001年以來,中國企業向世界出口稀土年均數量穩定在6萬噸左右,稀土產品出口到了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稀土外需市場疲軟,出口量萎縮至43918噸,而隨著全球經濟的向好,今年前11個月中國稀土出口35075噸,預計全年出口量略少於去年水準。
同時,中國稀土出口價格呈現了穩步增長的態勢。2001年中國稀土出口平均單價為每噸4559美元,今年前11個月每噸均價為17957美元,較2001年增長近3倍。
“儘管稀土產品價格明顯上漲,但是從同期原油、銅、鐵礦石等大宗產品的國際價格漲幅可以看出,稀土價格的上漲並不具有特殊性。”徐旭表示。
同時,今年1至10月中國共進口稀土金屬礦10381噸,首次突破1萬噸,同比增長144.09%。
徐旭表示,這表明在長期穩定稀土出口供應的同時,中國國內稀土消費量大幅增長,國內稀土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國外以彌補國內供應的不足。
徐旭說,稀土等礦產品是不可再生資源,中國政府近年來已經就包括稀土在內的一些重要礦產品的開採、生產、消費和出口方面採取了加強管理的措施,這有利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符合世貿規則,作為行業組織,非常理解中國政府對此採取的措施和作出的努力。
他進一步表示,希望稀土企業在穩定稀土產出的同時,避免過度無序開發,保持稀土供應的長期性;在繼續穩定中國稀土海外市場的同時,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稀土應用技術,提高稀土應用的廣度與深度。
“中國稀土產業的出路在於應用。”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表示,儘管目前中國稀土產業分離冶煉技術取得進步,但是缺乏核心專利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高端醫療器械、關鍵零部件等器件仍依賴進口。
稀土資源並非中國獨有,徐旭介紹說,除中國外,目前全球可開採稀土礦還集中在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等國家。其中,美國和俄羅斯稀土儲量分別為1300萬噸和1900萬噸,佔全球的13%和19%,但兩國目前產量都為零。
他代表中國稀土行業在論壇上向同樣擁有稀土資源的國家呼籲,希望利用中國較成熟的冶煉分離技術,共同開發中國以外的稀土資源,合作生產更多的稀土產品,供應世界市場,為全球稀土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