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月1日電/《北京晨報》報道,“北京民歌”一時間登上了大雅之堂,同時摩擦出了眾多參與者、關注者的思想火花。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主辦了“探尋.北京民歌的認知、正名、保護與傳承論壇”,與文化界、音樂界專家、學者一起研討北京民歌的傳承和發展。論壇回答了是否有北京民歌?什麼是北京民歌?北京民歌在哪兒?誰來保護和傳承北京民歌等問題。
陳樹林(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民歌專家):
北京不僅有民歌,而且各種多樣,曲目非常豐富。主要歌種包括秧舞歌、小調、風俗歌、宗教歌、雜曲、吟誦調、叫賣歌、號子、兒歌等多種類別,其中秧舞歌和小調量最大。有人說北京民歌多是河北民歌,顯然這人不了解北京的歷史。北京民歌在華北平原流傳很廣,有些民歌甚至傳遍全國。民歌《茉莉花》的原時曲調,花鼓曲,最早就是在北京地區《打連廂》中的唱段。還有《沂蒙山小調》,就是由北京的《織手巾》等民歌的曲調演變的。
姚明(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室創作員):
民歌首先來自於民間,來自於民族,或者來自於民眾,或者來自於農民,而非市民。每個地域的民歌都有鮮明的語言特色,民歌的判斷最終是語言。
謝嘉幸(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用民歌引導教育,用教育傳承民歌。必須在整個北京的音樂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創出新的民歌。
趙書(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顧問組成員、民俗專家):
民歌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脊梁,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標誌。對於民歌應該採取寬容的態度。不能因為歌曲內容原因而拒絕承認,從而造成文化流失。經濟越全球化,越要求我們的文化本土化。我們應該盡力把北京的文化挖掘出來,使它成為我們共有的財富,守住精神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