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中國經濟網刊載旅美學者吳澧的文章說,美國是公認的西方世界領導,對此有意見的人不多。不過,美國還經常自稱是世界其他地區甚至全世界的領導,這就讓革命同志和愛國青年很不爽。
例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去年10月參加東亞峰會前夕,在夏威夷發表政策講話,宣布美國將在亞太地區繼續發揮領導作用。《環球時報》立即發表社評“美國自封‘亞洲領導者’缺少自謙”。社評說:美國目前相對於東亞的優勢是歷史上最小的,“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如要在戰略上號令東亞,完全不現實。它對東亞盟國及准盟國的控制力不可能重回‘冷戰’時期。因此美國對‘領導亞太’的期待不能過高。”
看來,《環球時報》社評將希拉里講的“領導”理解為“號令”。問題是,在英語語境裡,國務卿女士所說的leader或leadership是否只是“號令”的意思?
先看一個應用實例。奧巴馬進白宮後,參加的第一個重大國際會議是2009年4月在倫敦舉行的G20峰會。會議最後一天,法國總統薩科齊和中國領導人杠上了。薩科齊要求會議公報點明富人和大企業的“逃稅避風港”,以加強金融監管。名單中包括香港和澳門,中國反對,公報被擱住了。奧巴馬見狀,站起來先把薩科齊拉到一旁,嘀咕了幾句。他再請中國領導人到一旁商量。兩國元首都同意他的建議,將公報裡原來的帶有“公認”意味的recognize換成note(“注意到”這些逃稅避風港)。於是公報順產,來自以美食著稱的中法兩國元首,可以回國吃稱心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