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釣魚島撞船風波重創中日關系。 |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日本新華僑報》1月8日載文《轉圜中日緊張關係的“三條路徑”》,摘要如下:
2010年12月30日年末之時,日本媒體方面透露,為盡快修復中日關係,日本政府考慮首相菅直人的訪華事宜,時間可能安排在2011年春天,這無疑是日本政府釋放的一種積極信號。因日本扣押中國漁船所引發的中日紛爭,讓兩國關係一度跌入低谷。但中日關係的重要性一直備受兩國政府高層重視。筆者認為,以下“三條路徑”,或有助化解中日僵局,逐步使中日關係走向正軌。
第一,高層會晤,日本主動糾偏。解鈴還需系鈴人。中日紛爭事端由日本方面引起,也必須由日本政府採取主動。中日糾紛發生以來,日本政府高層多次都提及到了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重要性。中日僵局迫切需要日本政府主動出面,主動化解中日關係的僵局。
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早在去年11月APEC橫濱峰會的中日首腦會談上得到確認,中國也於2010年12月重啟外交部司局級對話。在2011年,中日韓首腦會談將在日本舉行,這很可能是日本政府“主動修復”中日關係的重要機會。可以說,日本政府的“主動糾偏”,將是打破中日關係僵局的第一步。可以說,多年來中日之間已經形成的類似“中日經濟對話”、“中日高層對話”等高層定期會晤機制,將對中日關係的“主動糾偏”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