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前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俄羅斯飛機製造業被擠出了世界三強之列。即便是在經濟大有起色的2005年,俄羅斯三大飛機公司製造的客機也只有7架。而且,由於飛機老化、飛行人員訓練不夠,俄羅斯近年來還成為了航空事故多發的國家。2007年前3個月就出了近10起事故。
《中國經濟和信息化》:俄羅斯的戰鬥機很有名,2010年12月下旬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到訪印度,與印度達成合作開發第五代戰鬥機的協議。但俄羅斯的民用飛機卻沒什麼名氣,造成這個現狀的原因是什麼?
劉秀蓮:這就要追溯到前蘇聯去了。冷戰時期,前蘇聯偏重發展軍事航空業,民用航空設備的技術水平本來就稍遜於美歐,加上近年來俄羅斯對民用航空技術的研製投入減少,所以民用飛機(注:俄羅斯把大型客機統稱為民用飛機)的各方面技術參數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
具體而言,制約俄羅斯大飛機發展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前蘇聯時期“重軍輕民、民用軍事化”的思想觀念並沒有得到改觀;二是遠離市場機制,與國際市場分離。決策高度集中、計劃高度統一,資源高度保證,管理高度嚴格的中央集團制很難有效地利用資本運作來推進改革,仍然和西方軍工產業的轉型差很遠;三是前蘇聯式的“生產過於分散,缺乏規模競爭優勢”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觀,造成科研、生產和市場三個流程中的核心環節脫離。雖然俄羅斯已經認識到了這些問題,並且在逐漸改革,但成效還不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