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以人民幣標價的所有原料物資也都在猛漲。
最近3個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升了5.5%,銅價上漲14.4%,黃金漲11.75%,玉米漲44.76%,白糖漲21.5%,大豆漲15.4%,而歷先生的部分原材料依賴進口產品。人民幣匯率升了,如果是單純的銷售型企業是賺了,但作為製造產品的原材料,其實就是兩頭虧損。
“如果匯率相對穩定,總體上,訂單量比去年好,在增長。”一名知名塑化玩具企業的負責人也認為這種兩頭擠壓已經讓他們瀕臨“窒息”的境地。
的確,匯率的波動已經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出口,利潤至此已經被壓榨了2%左右。
放大匯率安全區間
“人民幣的攀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企業基本也習慣了。”不過,面對著匯率又一波上揚趨勢,在傳統製造業中,“打火機大王"黃發靜從事加工貿易近20年,如今卻不再淡定如昔。
黃發靜是中國打火機行業龍頭企業溫州日豐打火機的董事長,其90%以上的產品出口歐美和日本等國。黃發靜稱,中國製造優勢在慢慢喪失,之前的利潤在3%到5%的區間浮動,現在進一步受到擠壓。這些外向型製造企業之前摸索出來的一種規避方式,制定匯率“安全鎖”區間需要再進一步放大。
比如,黃發靜與訂單客戶制定協商出一個穩定利率浮動區間。比如匯率上下浮動幅度在1%區間內的,升跌由供求雙方自負。一旦上浮幅度超出了1%,風險雙方各承擔50%。
但是,現在1%的區間必須放大到3%,甚至10%才能保護製造業者的利潤空間。而這種區間的放大,自然就牽涉到價格談判的密集化。
“匯率上升後,現在的情況是,不僅風險增強,訂單議價流程開始繁瑣,一個訂單經常需要十幾次議價。”上海溫州商會副會長邱學凡認同黃發靜的這種區間放大法。由此,他不再接單子,維護優質客戶。
其實,在這個由匯率掀開的風口上,銀行也為加工貿易企業設計的各種避險產品。
近日,深發展的一名業務員介紹,他們開發了一款遠期結售匯產品,銀行可以與客戶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具有此種規避匯率風險的功能。
具體而言,此種產品設計是銀行和客戶約定,將來辦理結售匯的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到期客戶外匯收入或支出發生時,即按照該遠期結售匯合同訂明的條件辦理結售匯,雙方必須履行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