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愈來愈快,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昨表示,人民幣要躋身全球三大貨幣,其離岸資金規模需要達到8萬至10萬億 |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愈來愈快,市場已開始討論人民幣何時成為國際主要貨幣之一。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昨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時表示,現時全球離岸資金約有29萬億美元,人民幣要超過英鎊及日圓,躋身全球三大貨幣,其離岸資金規模需要達到8萬至10萬億人民幣。
大公網報道, 謝湧海表示,內地資本“走出去”已是大勢所趨,現時內地1000億元人民幣的直接投資中,約500億元人民幣“走出去”。他認為,內地應加快人民幣資金“走出去”,以代替出口。他指出,由於人民幣尚未完全自由兌換,要走向國際化需要漫長的過程,故要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
建議建立多元化人幣市場
他表示,本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既可發揮防火牆角色,內地亦可藉香港人民幣業務的經驗“摸石過河”,協助人民幣國際化。他指出,人民幣資金池規模不是一個問題,很多企業均樂意收取人民幣,問題是人民幣的投資渠道是否足夠。他認為,香港需要建立一個多元化的人民幣投資市場,否則難以吸引人民幣資金。
對於有上海金融官員不贊成企業在港發人債回流內地使用,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後表示,人民幣“走出去”後必須“走回去”,這樣才能建立良性循環,否則單邊走出去的話,發展不可以持久。
陳德霖認為,人民幣走出去必然會形成離岸市場,本港擁有先行者的優勢,至今發展進程理想。上海與本港屬於在岸與離岸的關係,能夠發揮互補、互利效益。內地銀行總資產高達90萬億元,而整體金融資產規模亦達100萬億元,資產管理當然由在岸市場進行,而本港3000億元的資金池,能夠產生離岸的訂價功能。
陳德霖:走出來還要走回去
基於在岸與離岸市場的分隔,故匯率、存款利息及債息均有差異。陳德霖指出,本港的訂價機制由市場供求形成,雖然個別時間訂價較高,但供應增加自然會令兩個市場的訂價差距收窄。
內地早前正式發表境外人民幣直接投資(ODI)試點管理辦法,陳德霖指出,本港擁有3000億元的資金池,加上融資成本較低,企業對外投資可考慮在港進行融資活動。同時間,亦希望當局考慮境內人民幣直接投資(FDI),並相信發展的空間非常龐大。
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行長張建軍透露,FDI亦將會是稍後探討的議題,人民幣資金可流出與回流,有利促進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發展。他又指,希望人民幣出境後用於實體經濟相關的用途,無論貿易或投資,而非純粹炒作利差及匯差的性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