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23日電/聯合報“黑白集”專欄指出,在基層黨員嗆聲下,民進黨“民調派”在臨全會戰勝“黨員派”,決定“總統”提名改採“全民調”方式產生,排除黨員投票。與其說這是“小英路線”勝出,不如說是民進黨為爭取執政而走的務實路線。
原辦法規定“總統”提名依“黨員三成、民調七成”的比重產生,這次深綠陣營主張增加黨員意向比重,改為各五成,甚至採全排藍民調。蔡英文一度傾向妥協,同意採四六比;但日前中執會“全民調”呼聲一舉勝出,這次臨全會再跟進。可見,民進黨核心成員多數相信要向中間靠攏,才有重掌政權的機會。
每次選舉,民進黨都在修改提名規則,你可以說它務實,你也可以說它投機。無論如何,對民進黨而言,這樣的討論過程不只是派系的角力,也是一種路線辯證,有助調整黨的走向。二○○七年的大選提名,因若干綠媒的操作,使得自以為勝券在握的蘇貞昌大輸謝長廷而提前出局,也使黨內意識到黨員票的危險性。目前挺蘇、蔡的新系勢力正壯大,在此之際,自不希望重蹈覆轍。
民進黨近來面臨基層黨員大量流失,也許正是重整“人頭黨員”問題的時機。改採“全民調”,當然讓深綠黨員感到不滿,但這些票反正跑不掉;重要的是,提出的候選人要能獲取中間選民支持,“總統”大選才有勝算。包括不分區“立委”,若真能提出讓人心裡一動的“社會賢達”,那也是個精明算盤。
民進黨的務實化,從蔡英文邊批、邊領十八趴,即可看出端倪。蘇、蔡在五都選舉都能“粉紅化”了,政黨招牌要改刷淡綠亦無不可,只差深綠信徒要咬牙切齒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