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更為直接明了,文章稱胡錦濤主席訪美受到的高規格接待表明中美已經平起平坐,這種地位平等並非源自硬實力,其真正原因是中國的活力和發展趨勢。文章認為,這一令美國不爽的現實反映了一個更大的事實:美國必須停止告訴中國必須做什麼。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因為太大而不能被欺負,因為太精明而不能被操縱,因為太複雜而不能從外部加以改變。美國如果明智,就不能將自己全球影響力的下降歸咎於中國”。
各國媒體之所以認為中美關係有了新的定位,主要是胡奧會談後中美發布了新的聯合聲明--“中美致力於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以推進兩國共同利益、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機遇和挑戰”。而“合作夥伴”關係也成為學者們解讀的重點。德國波恩大學政治學教授辜學武認為,奧巴馬上台後,經過兩年的試探最後決定,在同中國打交道的方式方面作出一個新的轉變。如此高規格地接待胡錦濤,表明他們已經從心理上接受中國的崛起,同時,心理上準備跟中國平起平坐,跟中國共同來討論中美之間的分歧,共同規劃未來十年到二十年裡整個世界上的一些大事情。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吳征宇在接受《世界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中美關係定位在“合作夥伴”,其實是向更加務實的方向發生的一種轉變。鑒於中美之間存在的意識形態分歧及結構性差異,中美兩國無論是現在還是可以預期的將來,都不太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夥伴”,因為兩國之間各方面的競爭(不是戰爭或衝突)都非常明顯,而且在短期內根本就沒有徹底解決的可能,因此,“合作夥伴”的提法可能更加準確地反映了兩國關係的現狀及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