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8日,埃及首都開羅爆發騷亂,數萬名示威遊行者與警方對峙後佔領解放廣場,人們扔燃燒彈,焚燒街頭物品,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開槍併發射催淚彈。新華社圖 |
中評社香港1月29日電/聯合早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埃及30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顯然是受到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鼓舞。但是,這個阿拉伯大國本身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情況,才是觸發民眾不滿的導火索。高失業率、食物價格高漲、政治貪腐、獨裁專制等,與突尼斯都頗有相似之處。因此,也有人把突尼斯的革命稱為“饑餓革命”。
社論說,40%的埃及人每天只能靠少過2美元過活,反政府的情緒早已四處彌漫,一觸即發。政治觀察家指出,其實也門、約旦、摩洛哥、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世界國家都面對相似的政經問題,因此,要求改革之風一旦吹起,這些國家都難免要受波及。值得注意的是,民生課題引起的不滿,如果無法得到及時處理或緩解,最終必然會演變成反現行政治體制的運動。
埃及的情況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在於它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性遠非突尼斯可比。靠緊急狀態維繫三十年統治的穆巴拉克政權一旦倒台,對中東和國際政治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將是既深且巨的。傳統上埃及扮演老大哥的角色,它率先和以色列和解,因此也是美國和西方國家最為倚重的“溫和”阿拉伯國家之一。埃及也是蘇伊士運河的守護者。2009年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便選擇在埃及首都開羅發表要同回教世界開啟關係新時代的演說。埃及每年所得到的“美援”僅次於以色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
社論指出,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而言,埃及政局目前最大的關注點,應該是穆巴拉克政權是否能盡快實行必要的應急措施,緩解國內的重重社會矛盾,渡過這場三十年來的最大政治危機?埃及如果變天,那麼,阿拉伯世界的好些成員國可能將無法避免翻天覆地的變化,造成回教政治勢力,或所謂政治伊斯蘭乘機而起,大肆擴張。果真如此,則整個中東的政治格局也就無可避免的會發生巨變。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關係固然將會改觀,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也必然要發生深刻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