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跨國企業往往採取小規模、多面出擊的方式進行海外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儘管印度企業的海外併購與發達國家相比在規模上遜色不少,他們的併購交易只是以百萬美元、千萬美元計而不是以十億美元計,但他們的併購成功率較高,累計總數相當可觀。2007年,印度企業共收購了118家海外公司,耗資39億多美元,除了幾筆過億美元的大規模收購外,其餘大部分都是幾千萬美元和幾百萬美元金額的收購。印度這種併購舉動往往與中國國有大公司的大規模併購形成鮮明對照,印度企業的小規模併購不會引起東道國政治上的關注。而中國企業的大規模併購則容易受到東道國的封殺。因此,印度選擇適宜的海外投資方式的投資經驗值得中國學習。
印度經驗對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啟示
加強政府對海外投資的政策和法律支持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中國海外投資法律體系,並盡快制定“海外投資法”,改變中國企業從事國際化經營無法可依的局面。政府應放寬審批政策。放鬆已喪失合理性的外經貿管制,其基礎是國內經濟的放鬆管制。不僅要依法推動海外投資企業主體的多元化,更要打破地區、行業、所有制的壁壘,讓國內企業根據經濟合理性進行重組,然後走向海外。根據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對境外投資項目進行政策性鼓勵。在引導企業用好現有鼓勵措施的同時,國家應在財政、稅收、金融信貸、外匯管理等政策方面,創造更為有利的海外投資環境和條件。充分運用在世貿組織中的權力,加強多邊、雙邊經貿磋商,減少和排除境外各種貿易投資壁壘。另外,中國應加強對各類有實力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他們實施“走出去”,到海外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並幫助他們做大做強,逐步形成中國跨國經營企業。
因地制宜地選擇“走出去”的區域
當前的重點選擇區域應包括以下3類:一是到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資源開發;二是到智力資源豐富、投資環境良好的發達國家建立分銷渠道和研發基地;三是到經濟發展水平低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投資設廠,開拓國際市場。因此,可以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投資區域,大力開拓拉美和非洲國家市場,有針對性地以發達國家為重點投資目標。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基礎上,促進企業的“技術尋求型”對外直接投資,不斷擴大對發達國家的投資規模。鼓勵我國一些具備實力和條件的企業積極到發達國家辦合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和購並擁有核心技術的國外企業等,學習和吸收世界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增強我國的技術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