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太陽時報》的文章稱,芝加哥附近的沃基根並非華人社區,但新年氣氛很濃,一家餐館週六舉辦了兔年慶祝活動,有舞龍舞獅和武術表演,還有中國民樂演奏,但表演者無一是中國人,一名參與者稱,中國年是“瞭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最好載體”。一名曾是難民的越南華裔稱,中國的崛起讓中國年變得更容易為美國主流社會所接受,而幾十年前他揣著20美元從越南逃到美國時,這裡並沒有什麼中國年的氛圍。
數十年前,春節在西方還屬於“少數民族節日”,即只有海外華人才把這一天當做節日。後來,隨著華人社團擴大,包括中國駐外機構的推廣,春節成為一個“廣告節日”,即當時中國人在海外搞春節慶祝活動。近些年來,春節在西方儼然已成為“時尚節日”,雖然暫時還比不上聖誕節在中國的流行程度,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重視這個中國節日。
美國《奧蘭多先知報》稱,中國新年在北美文化中已被廣泛認同,而一些同樣過春節的亞裔社區開始叫屈,希望不要僅僅把春節叫做“中國新年”。
另外,有更多國家的春節帶有“官方色彩”。加拿大CBC廣播公司報道稱,加拿大聯邦多元文化部長肯尼、環境部長肯特等特意在中國年前夕趕到華人聚居的多倫多萬錦廣場發放兔年紅包,並參加華人社區新春活動。
巴克特曼認為,像中國這樣一個走了一條與西方完全不同發展道路的國家,外界質疑聲與讚歎聲同步提高是無法避免的。但西方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接受,甚至成為時尚,正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最大的成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