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營部門,1月份就業崗位數量雖然增加了5萬個,但不同行業“鬆緊不一”。受益於製造業和消費回暖,美國製造業增加僱員崗位4.9萬個,零售業增加僱員崗位2.8萬個。但受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拖累,當月建築業減少僱員崗位3.2萬個。交通和倉儲業減少僱員崗位減少3.8萬個。
此外,酒店和餐飲業當月裁減了2200個工作崗位,金融業減少了1萬個工作崗位。過去一年中平均每月都增加2.5萬個就業崗位的服務業短期崗位數量也出現了“由盛轉衰”的勢頭,1月份裁減超過1.1萬個。
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考慮到美國每年的新增人口數,要使美國失業率能在2012年底降至8.6%、2013年底降至8%,美國平均每月新增工作崗位數需要達到20萬至25.8萬。就目前情況看,美國就業市場還遠未達標。
結構性失業明顯
本輪金融危機令美國減少了840多萬個工作崗位。而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失業者勞動技能下降、僱主更為挑剔等因素造成的結構性失業也成為美國的一個長期痼疾。1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長期失業者人數為620萬,佔總失業人口的比重仍高達43.8%。
更為重要的是,學歷不高的美國人要想找到合意的工作難度明顯加大。勞工部的數據顯示,1月份有大學以上教育背景的美國勞動人口失業率僅為4.2%,念過高中的美國勞動人口當月失業率為9.4%,沒有念過高中的勞動人口當月失業率高達14.2%。
伯南克3日指出,長期失業者的勞動技能和知識儲備會逐漸“生銹”,僱主在金融危機期間裁員後恢復招聘會有一段觀望期,加之美國企業仍有較多閒置產能,這些都會加劇美國結構性失業難題。
還有觀察人士認為,由於美國低端製造業“外流”造成國內產業“空心化”,像前幾輪經濟復甦期那樣,增加幾條工廠裝配線就能降低失業率是不太可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