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瞭望》新聞周刊報道,“‘中國向西南開放橋頭堡’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近日,權威人士向《瞭望》新聞周刊透露,國務院即將出台《關於實施“中國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戰略的指導性意見》,“‘橋頭堡’戰略的實施對於提升我國沿邊開放的質量和水平,促進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加快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2009年,胡錦濤總書記視察雲南時指出,雲南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推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企業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發揮雲南作為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重要陸上通道的優勢,深化同東南亞、南亞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沿邊開放的質量和水平,使雲南成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
2009年8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組成調研組兩次赴滇調研;2010年7月,國家46個部委組成聯合調研組,就制定橋頭堡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專項規劃赴雲南深入調研。2010年8月2日,《瞭望》新聞周刊以“雲南大通道”為題,專題報道了這一國家規劃的戰略深意。現在,隨著規劃出台,雲南在“橋頭堡”戰略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雲南在“橋頭堡”戰略中還須破解怎樣的難題?本刊記者再次探訪戰略實施新進展。
三重戰略深意
“‘橋頭堡’,是我們最大的機遇。我們將發揮我們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建設一個大型綜合物流中心。這個中心將輻射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前景可大著哩。”面對本刊記者的詢問,中緬邊境的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中和鄉黨委書記段勝輝一臉興奮。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中,參與“橋頭堡”建設前期工作的雲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童志雲、雲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李晨陽教授等人士認為,“橋頭堡”建設不同於我國其他的區域發展規劃,其在國家戰略、地緣政治與周邊外交、沿邊開放與能源安全、推動西部大開發和邊疆民族貧困地區發展等方面,具有多重戰略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