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英國《金融時報》的Lex專欄文章說,在20國集團(G20)財長周末達成的公報中,大部分內容都是十足的空話和套話。每兩句似乎就有一句的結尾是“考慮到各國國情”。再試著想一下“多方面框架”究竟該是什麼樣子。許多人對於本次會議未能恰當定義經濟失衡感到失望。他們——還有G20——應當停止浪費時間。即便各方能夠就衡量標準達成一致,也沒人知道該拿這些標準怎麼辦。這種分心令人遺憾,因為G20提出了對全球經濟同樣重要的其它問題,而在那些問題上凝聚共識的機會要大得多。
對大宗商品價格的擔憂就是這樣一個領域。公報要求相關國際組織向G20報告價格上漲的驅動因素,並考慮可能採取的行動。實際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開啟了這方面的工作。該組織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認為,金屬價格上漲是由於稀缺(而不是討厭的投機商),而且按照自1850年以來從低谷至頂峰平均每20年一個周期的規律,目前價格只漲到一半。在做出任何回應之前,需要針對所有大宗商品進行類似的研究工作。
G20真心鼓勵改善合作的第二個領域是金融改革。它應當放棄愚昧地把矛頭對准薪酬、影子銀行業和評級機構。但是,G20應當繼續推進自己在幾個方面的成功,包括推動統一國際會計標準,以及推動盡快實施針對銀行的巴塞爾三號協議(Basel III)。要提高金融體系的安全度,最有效的方式莫過於要求大型金融機構持有更多股本(相對於資產)。銀行會予以抵制,因為股本回報率將隨之下降。G20應當聚焦於艱難但能夠打贏的戰役,而忘掉試圖迫使德國人和中國人購買更多電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