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楊開煌:蔡英文新思維 不能實踐難以有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5 11:41:01  


 
  文章說,上述的說法,應該說也是煞費苦心的結果,通篇沒有強調“獨立”,但是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依舊是昭然若揭;避開愛台灣的老調,但攻擊馬政府親中、傾中;不用反中、仇中的情緒字眼,改以暗責北京不以新觀念處理兩岸,則不配為大國和強國。我們更訝異的是馬政府的官員,竟然完全同意此種言論。其實我們即使不從立場來閱讀,都可以發現其矛盾所在。 

  不能實踐 難以有未來 

  首先,蔡說“政策的思維,也並不是非黑即白、非左即右”,那麼馬政府的政策,“白”地方何在,合理之處為何? 

  蔡說民進黨是“日益成熟的政黨”,不是應該客觀評述執政黨的政策嗎,更有甚者,如果蔡所說的“陷入中國設定的框框裡”的“經濟利益”就是ECFA的話,蔡何以在“五都”選舉時,曾說“如果未來民進黨重新執政,將延續前朝的兩岸政策。” 

  文章說,如果蔡指責的是讓大陸地方諸候或是陳雲林率團來台採購和投資的話,完全可以明言拒絕,發動抗議,如果這些都不做,蔡的攻擊之詞如何服人,如何吸引中間選民呢? 

  蔡說政策要有“可實踐性”,智庫必須有“對話性”,眼光要有“未來性”,那麼“國與國的關係”處理兩岸關係可行嗎?要北京以國際關係的思維來安排兩岸關係,但在對話對象上沒有大陸,豈非閉門造車?如果新的政策就不具可實踐性,則此一政策帶給“未來”是什麼呢? 

  文章說,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自然不同於國民黨,但是不能沒有“歷史性”,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真正出路,在於回歸80年代第一份以黨的名義,由費希平、傅政等前輩草擬的《現階段中國政策》中,吸取元素,配合新的形勢,才會具有可行性,對話性和未來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