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宣佈免差餉,也就是類似於房產稅,不少人質疑:為何不採取措施抑制樓價,因為正是樓價和租金的上升和差餉開支的增加。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他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推出了一些幫助民眾抵抗通脹壓力的措施。政府預測香港今年的通脹率是4.5%,用政府的話來說,來勢洶洶,會是回歸以來最高,主要是食物以及租金帶動。用政府的話說,措施主要集中在幫助最有需要的人。包括建議發行“通脹掛鉤債券”供市民購買;預留1億元支援食物銀行運作,幫助低收入人群;提供每戶1800元電費補貼,增加教育開支,補貼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在微博上看內地民眾的留言,個個都流露出羨慕的口氣,誇獎特區政府,在大家眼中,這些措施,都是政府在真正的還富於民。不過,香港民眾對於這份預算案卻是怨氣沖天,覺得政府毫無誠意。香港大學在預算案公佈的當天進行了電話調查,結果不滿的佔了36%,34%的人表示覺得好壞參半,只有27%的人表示滿意。因為這份預算案,連帶財政司司長的個人支持率也比去年下跌差不多一成半。
按照每年特區政府公佈財政預算的慣例安排,第一天除了在立法會宣讀預算案,還有就是召開記者會,面對媒體的質疑,第二天一早,則是要接受觀眾的電話質詢。對於官員來說,回應民眾的批評,要比回答記者的提問顯然難很多,因為打電話上來的,都是那些預算案無法顧及,或者考慮不周的人群,因此質問起來,毫不客氣。
比如政府為每個強積金戶口存入六千元,總共注資240億港元,不少民眾表示,為何不直接退稅,幫助市民解決面對通脹的燃眉之急,而不是要大家等到六十五歲退休之後才能夠享用。而且這筆錢最先受惠的是基金公司,他們能夠從中賺管理費。也有公務員以及教師認為政府雙重標準,因為他們選擇的是公積金,有差不多十八萬人並不在政府補貼的範圍之內,教師協會和公務員團體更是準備發動遊行,表達不滿,要求修改預算案。
預算案宣佈免差餉,也就是類似於房產稅,不少人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何不採取措施抑制樓價,因為正是樓價和租金的上升,才導致了差餉開支的增加,為何要用納稅人的錢去做?至於免電費,最終還是政府拿錢補貼給電力公司,這些錢同樣也是納稅人的錢,為何不直接限制電力公司在有錢賺的情況下還在加電費呢?這不是變相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商家嗎?同樣的,政府為中下層收入補貼交通費,最終還是用的納稅人的錢。
很多人說,在香港做官很難,甚至有人覺得,香港人顯得過於麻煩。但是如果這樣想,作為納稅人,每年把錢放入了政府庫房,讓政府統一管理,統一使用。但是結果卻發現,政府的財政開支,並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更輕松一些,那末對被授權管理的人,也就是官員,提出質詢,是不是應該?這樣的質詢和不滿,是不是應該得到政府的回應?這樣做,算不算麻煩?說到底,是否麻煩,其實只是一個觀念問題,那就是是不是覺得,政府的財政盈餘也好,財政儲備也好,這些錢到底是誰的,誰能夠作主。
還好香港的財政是相當公開的,除了接受社會大眾的質詢,還需要過立法會這一關,是否通過,或者是否需要進行修改。立法會議員如何投票,對於直選的議員,以及需要民眾支持的政黨來說,很大程度上先要對民意有個判斷,除非把自己當成橡皮圖章,這使得政府的遊說工作,除了面對議員們,也需要面對大眾。(來源:華商報 作者:閭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