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8日電/《人民日報》報道,提起古籍,我們能想到的形容詞便是浩如煙海和汗牛充棟。除國家收藏單位圖書館、博物館、文獻收藏單位的以外,還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間、研究部門和宗教單位,保守估計,全國古籍總量超過4000萬册,這真算得上是一筆甜蜜的財富和苦惱的負擔。
說是甜蜜的財富,是因為古籍文獻乃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發展歷程中創造的文明成果的載體,是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的歷史見證。與其他一些文明古國由於缺乏典籍,歷史研究缺乏根據相比,中國的歷史有大量典籍作為明確記載。說是苦惱的負擔,是因為誰都知道古籍的整理耗資耗力,而且越整理越多,如同一個電腦的內存,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再利用再整合,會影響到整個電腦的運轉。
其實從宋朝開始,歷代的統治者就都以修大書為國之大事,從宋朝的《太平禦覽》到明朝的《永樂大典》再到清朝的《四庫全書》,規模一次比一次浩大。而當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在法國也有狄德羅在編纂另一種形式的《百科全書》。不同的是,我們的古籍整理面對的是過去,旨在維護皇權的統治,而法國的百科全書吸收的則是世界的知識,旨在進行啟蒙。這兩種不同的取向,也許就決定了此後數百年不同的國家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結束了閉關鎖國歷史的中國,經過上百年的努力,我們幾乎翻譯引進了世界其他文明從古至今的所有經典著述,這意味著中國現在所擁有的書籍包含了兩套獨立而完整的知識體系,一套是我們中國獨一無二的經史子集,一套是世界文明的清晰脈絡。這是世界其他國家都不能比擬的。現在需要做的是,如何使這兩套體系發生作用。我們的,我們一直珍視著;世界的,我們也一直在學習著,然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