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王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的人事變動不小,但公司下這個決心並不難。”阿里巴巴21日宣佈衛哲引咎辭職的同時,向媒體詳細披露了阿里巴巴旗下“中國供應商”平台從2009年開始,在國際交易市場頻繁發生的欺詐案件。“中國供應商”是阿里巴巴國際平台的一項服務,企業可借助“中國供應商”向海外買家展示產品,將產品打入全球市場。
阿里巴巴查實,2009、2010年共有2300多家“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阿里巴巴稱,有近百名銷售人員及部分主管和銷售經理需要對其故意或疏忽地容許詐騙負直接責任。阿里巴巴已拿出170萬美元對2249名受害者進行賠償。
“‘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意味著我們寧願沒有增長,也決不能做損害客戶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騙。”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1日發出的公開信中說。人事變動的相關公告發出時港股週一已經收盤。阿里巴巴B2B公司股價週二低開低走,全天下挫8.63%,報收15.24港元。
對於高層震動引發公司業績受挫的擔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蔡崇信說:“每宗詐騙個案涉及受騙買家的付款金額平均少於1200美元,即便評估賠償,也不會對財務業績造成實質性影響。”
阿里巴巴的人事震盪成為21日當晚微博熱議話題,相關微博、評論超過30萬條。儘管有不少網民懷疑馬雲此舉背後的真實意圖,但是絕大多數網民對阿里巴巴重建網絡誠信的決心深表贊同。
UT斯達康創始人之一吳鷹在微博中表示,阿里巴巴此舉可謂極其嚴厲,“不必去計較真相如何,為這個理由、發出這個信號就是一個有影響有社會責任的公司應該做的事,應該為之叫好,鼓勵”。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郭繼強認為,在國外,自動披露被視為企業對社會負責的做法。“自動披露、主動承認錯誤遠比被動接受批評來得好,也有助於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美譽度。”“阿里巴巴自曝的欺詐行為讓我感到震驚,但同時這也體現出大企業的勇於擔當。”
博客中國創始人方興東認為,阿里巴巴辭退管理層好比當年溫州“火燒劣質鞋”,將對整個網際網路行業起到警示作用。網際網路分析人士胡延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前兩年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和支付寶發展得較快,而阿里巴巴B2B表現一般,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供應商的欺詐行為及廉價低質使得其形象一直不佳,這讓阿里巴巴的發展遇到瓶頸”。
來自中國網際網路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人,其中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年增長48.6%,達到1.61億,網購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網絡應用項目。縱觀網際網路近幾年的發展,從搜索引擎競價排名,到網絡購物頻陷假貨泥淖,誠信問題已經成為網際網路領域的軟肋。
作為電子商務最新的舶來品之一,中國團購網站在2010年內迅速擴展為“千團大戰”局面。關於團購誠信與認證的呼聲已經日漸高漲,缺乏監管、商家追逐眼前利益等使得團購再次面臨網際網路的誠信軟肋。“事實上,整個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在海外市場方面的壓力普遍較大。誠信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如果中國互聯網行業不能夠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很可能被海外市場拋棄。”胡延平說。
21日晚間舉行的分析師會上,高盛分析師詹姆士•密歇爾就質詢阿里巴巴,從此次供應商欺詐事件來看,阿里巴巴對供應商用戶的認證過程是否存在漏洞,你們是否認為有必要對中國大陸用戶進行嚴格認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蔡崇信在回答該問題時表示,阿里巴巴將考慮請第三方公司來幫助阿里巴巴共同進行認證審核。“但確實有一些供應商用戶想辦法鑽漏洞躲過了認證,而且我們也發現我們有部分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其中。”
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羅雲說,網絡欺詐行為花樣繁多,並且呈現增長趨勢,主要有網絡購物和拍賣詐騙、偽造信用卡、偽造銀行頁面盜取密碼、網絡中獎、傳銷欺詐等等。“網際網路急需一個公正的第三方信用評價和監管機構,不但接受買家投訴,也定期檢查像阿里巴巴這類交易平台的規範性,解決自我檢查可能存在的舞弊或者不公現象。”羅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