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裝備的俄制伊爾-76運輸機。 |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特約評論員、《世界軍事》雜誌總編輯陳虎文章,隨著利比亞國內局勢發生劇烈動蕩,中國政府迅速展開了協助本國人員撤離該國的行動。在這次規模空前的海外人員大撤離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中國軍隊的行動。2月25日,正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徐州”號導彈護衛艦啟程趕赴利比亞附近海域,為撤離中國被困人員的船舶提供支持和保護。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出作戰艦艇,支持和保護海外人員撤離行動。2月28日,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國空軍派出4架伊爾-76運輸機,飛赴利比亞接運中方人員。這也是中國空軍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針對中國軍隊的行動,國外媒體迅速作出了各種不同的評論。美聯社稱:中國首次派出軍艦參與人道主義危機中撤離平民的行動,凸顯了海軍遠洋行動能力的增強和政府保護海外公民決心的增加。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援引防務分析人士的話說:“此舉可能表明北京的想法發生重大轉變……此舉還暗示,北京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在上升。”
對軍機撤僑,關鍵是要看中國軍隊此次行動的實質。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承擔自己的國家責任,而保護國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則是國家責任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內容。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在承擔國家責任中處於義不容辭的角色。其實,中國軍隊一直在承擔著這樣的責任,在抗洪救災、抗震救災、抗擊泥石流災害、抗擊冰雪災害中,中國軍隊無論在出動規模還是任務持續時間上,都遠遠超過了此次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次中國軍隊的行動,不過是無數救災救援行動的延續,所不同的僅僅是執行任務的地點不同而已。
今天的中國已經越來越深地融入了全球化的大潮,在中國國土之外承擔保護國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國家責任,也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軍隊面前。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軍隊的能力依然薄弱。如此大規模的海外人員撤離行動,僅僅一艘幾千噸的護衛艦,不免讓人感覺勢單力薄,而區區4架運輸機,也使中國政府不得不更多地求助於他人。顯然,中國軍隊的能力,還遠遠不能適應承擔國家責任的需要,更不要說幫助更多的國家撤出危機中的人員。而要求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也是許多人掛在嘴邊的老生常談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軍隊參與海外人員的撤離、救助和保護行動,也為世界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軍隊的最佳機會。有些人經常指責中國軍隊“缺乏透明度”,尤其特別強調“在發展軍力的目的和意圖上不夠透明”。而中國軍隊的此次行動,實際上提供了很好的標本,透過這次行動,你可以看一看中國軍隊的行動,是否完全處於國際法的框架之內?是否會給別國的人民帶來不利影響?是否符合維護世界和平和穩定的宗旨?這對於全面地觀察和了解中國軍隊的發展現狀,分析中國軍隊發展的動因和目的,不是具有重大的意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