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特納透露了兩個重要信息 |
蓋特納透露美國通過“量化寬鬆”聲東擊西誘導中國通脹,而中國經濟正陷入兩難之中。
盧麒元﹕華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又名盧欣。祖籍四川,生於山西,就讀於東北,工作於北京,現居香港。
二零一一年二月十六日,美國財長蓋特納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上,給出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震撼結論:如果計入通貨膨脹因素,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升值幅度將達到百分之十,甚至更高。他表示,由於中國通貨膨脹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企業將會重新考慮對華投資,這會加強美國的競爭力。
不經意間,蓋特納透露了兩個重要信息:第一,中國的實際通貨膨脹水平遠遠高於中國官方的統計數據(消費物價指數CPI可能趨近於百分之十);第二,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生產率水平(資產回報率ROA可能趨近於零),而且對美國非常有利。年輕的蓋特納洩露了天機,而且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
顯然,蓋特納很清楚貨幣估值的邏輯。他並不特別在乎名義匯率的變動幅度,不必跟中國玩“廣場協議”,但他知道用輸出通脹一樣可達到當年逼迫日圓升值的相同效果。而且,此種做法代價更為低廉。至此,蓋特納已經道出了美國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真實目的。好一個巧實力(smart power)!
通貨膨脹,本質上是資源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的重置。資源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的重置,將迅速改變生產率水平。而人民幣的高估值,正是賤賣資源和壓榨勞動力的結果。這也是蓋特納將通貨膨脹計入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原因。換言之,中國一旦終止賤賣和壓榨,名義生產率水平將大幅下跌,人民幣的估值必然迅速回落。那意味著人民幣驟然貶值。賤賣資源和壓榨勞動力的哲學含義,是蔑視天理和人倫。蔑視天理和人倫,當然不可持續。好一個惡實力(evil power)!
蓋特納、鮑爾森等人來中國,與中國的金融精英具體談了些什麼,外界諱莫如深,但是現在,蓋特納已經興奮地透露事情的全部真相——他在參議院的證詞說,在中國通貨膨脹大幅上升的情況下,中國決策者可能已經意識到除了讓人民幣逐漸升值外別無選擇。他更進一步放言,如果人民幣不升值,中國將面臨更高的通脹率,甚至可能發生金融危機!
蓋特納敢於洩露天機,那是因為他已經成竹在胸了。請想像一段電影畫面:驕傲的我們興高采烈地進入了鬼子的伏擊圈。我們通常會將進入伏擊圈後的困境稱之為“兩難”。人民幣不升值,輸入型通貨膨脹會將我們逼入經濟衰退;人民幣升值,嚴峻的就業問題會將我們逼入政治動亂。我們只能聽從蓋特納的建議:緩慢升值。我們就像跳進溫水中的青蛙,傻傻地等待著熱水沸騰。
具有戰略思維的美國人制定了聲東擊西的策略。他們表面上在通過“量化寬鬆”遏止經濟衰退,他們暗中在等待“量化寬鬆”產生的政治奇效。“量化寬鬆”的經濟功效就是通貨膨脹;“量化寬鬆”的政治功效就是顔色革命。或者說,惡性通貨膨脹的一定會導致政治動亂。美國人非常清楚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狀況。他們已經完成了對弱小國家的政治試驗。老實說,沒有幾個國家有能力應對惡性通貨膨脹。惡性通貨膨脹必然意味著內亂和外侵。無論是內亂或外侵,都足以摧毀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前蘇聯的解體,為美國帶來二十年的意外繁榮。美國正在期待著另一個同樣的結果。
中國經濟智囊的立場
筆者懷疑中國經濟“智囊”的政治立場。中國的經濟“智囊”真的不懂通脹與就業的關係嗎?全世界的政府都將管理通貨膨脹作為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標。難道,全世界的政府都不明白就業的重要性嗎?經濟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於把握經濟政策的尺度。溫和通脹可能有利於就業,那不等於通脹一定可以增加就業,也不等於必須搞通脹才能增加就業,更不等於製造惡性通脹來增加就業。請中國的經濟“智囊”們原諒,我不屑批評你們,誰也不想掀起一堆狗屎,可是我暫時只能批評你們。
真理前進一步就是謬誤。我國的經濟“智囊”熱情洋溢地鼓吹“保八”,瘋狂地推進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義無反顧地製造惡性通貨膨脹,他們真的是為了增加國民就業嗎?我們倒是見證了這兩年利益集團集體暴富的壯麗景觀。這其實就是特殊利益集團通過制度和政策安排,對全體國民進行合法地搶劫。本幣的通貨膨脹是內部搶劫;美元的通貨膨脹是外部搶劫。總之,不動聲色地搶劫。搶劫是經濟行為嗎?那是經典的政治行為!這就是通貨膨脹的政治學含義。
因此,我們必須感謝蓋特納。他不經意間透露了真相,也啟發中國人重新認識人民幣的估值問題,更讓中國人深刻地認識通貨膨脹的本質。
如何應對通貨膨脹,筆者曾經撰文指出,中國已經錯過了治理通貨膨脹的最佳時機,已經浪費了治理通貨膨脹的寶貴資源。中國人民必須準備接受殘酷的現實,並在危機中尋求一線生機。就中國國情而言,堅決開徵針對資產和資本的系列稅項,進行制度化財政轉移支付,均衡社會分配,實現全社會和諧共贏,將是最現實的政治策略。政府推出房產稅,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筆者在《萬法皆稅》中曾指出:“稅政是最大的政治”。治國先制稅。稅政才是真正的反腐利器。高明的稅政策略,就是最好的政治策略。一個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勝過千言萬語。(來源:亞洲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