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4日電/以壓倒性的選票,賴清德挾其高民意基礎,入主升格為“直轄市”大台南第一屆市長。他在接受台灣工商時報專訪時強調,台南曾是全台首府,擁有豐厚的文化資產,以及最新的科技產業鏈,未來施政主軸,他將往架構在文化與科技並重的“二元生活”,讓台南成為獨一無二的城市。
賴清德以文學大師葉石濤所描述的,“這是個適於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來形容他心目中理想的台南,並矢志要將台南這個曾是“貴族後裔”的城市,打造為兼具“巷弄文化”與“綠能減碳”特色的國際都市,要讓所有的台南市民,都能“看見未來”。
在文化面,賴清德認為,台南是台灣歷史的起點,是過去台灣的代名詞,是全台古蹟、遺址、重要民俗活動最多的區域,未來將串聯安平國際港、蕭壟、總爺等歷史文化園區,打造大台南為世界認識台灣的窗口。
在做法上,成立“台灣文化大學”,以社區大學、空中大學或實體大學的方式,提供探索台灣文化、凝聚台灣主體意識的平台,產生台灣的認同感,以及台南的光榮;推動“藝文銀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吸引藝文人才在地生根,並讓大台南擁有國際級的美術館、博物館及演藝廳,豐富大台南的文化風貌及藝文活動,重現台灣歷史文化首都地位,讓居住或遊歷大台南的台灣人民,都會讚嘆:“台南,是我的故鄉,也是台灣的故鄉!”
大台南的左鎮,擁有萬年歷史的古文物,全台最老的佛教勝地,包括玉皇大帝、武廟、天后宮、太子爺、五王廟等主廟,最資深的天主教堂,位於後壁鄉,至今仍保留其興建時的設計圖,以及基督教發跡最久的新樓教堂,位於民權路上帝廟與開元寺等最古老的道教勝地。
更遑論大台南處處可見的一級、二級、三級古蹟等,也可說,大台南的巷弄文化是全台城市無法媲美的!因此,發展大台南未來,不會模仿其他四都,而是一手要往回抓著豐沛、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讓其文化再生,另外一手要往前,緊緊朝科技產業、綠色城市邁進,以期晉升為無碳節能的新國際城市。
賴清德指出,在掌握文化資源的同時,未來大台南往綠色城市發展,實際運作可從應用面、產業面、設施面三個面向來進行。
在應用面,依現有地理環境及自然資源來看,大台南市日照量充足,日照時數多,發展太陽能無疑是最佳選項之一。
由於台南市轄內有眾多的水庫及灌溉渠道,適合發展水力發電及圳流式水力電廠;沿海又有充足的季風適合風力發電,安南區有全國唯一的風力發電測試場;此外,台南位於最大的嘉南平原上,有大面積的耕地,亦適合生質能源的發展。
就產業面,台南擁有全台數一數二的綠能產業家數,尤其太陽能產業群聚,擁有全球知名的太陽光電電池製造廠,如茂迪、益通及其它系統安裝業者,產業鏈已然成形。因之,結合大台南市在地之環境、產業條件及優勢,勢必能發展出台南在地特色的綠能應用,並將其導入民眾的生活中。
推動方式可從南市現有集體住宅社區著手,協助民眾規劃成立陽光社區,建置太陽光電系統提供社區公共設施及住宅用電或與台電併聯,獲取售電金,讓大台南市民能藉此體驗太陽光電系統的優點。對於新建社區或建案,市府將研議獎勵措施,及相關規定等鼓勵建商採用太陽能設計理念進行陽光社區規劃及設立。其他如公有房舍學校、廠房及農業設施亦將導入太陽能光電元素,全面形塑台南市光電首府之城市意象。
目前太陽能廠商進駐大台南共31家,其中上游多晶材料無廠商進駐,矽晶片有2家,中游太陽能電池有7家,太陽光電模組有6家,下游太陽光電系統有16家,轄區太陽能產業集中,且廠商數佔全國4成。
LED照明節能廠商約17家,產業鏈上游產品為單晶片與磊晶片共4家;中游主要產品為LED晶粒、晶粒電極共3家;下游為LED燈泡、燈管和LED燈具共12家,產量及產值均佔國內市場極高比例。
電動車零組件主要廠商有台達電及能元2家,以電池模組及動力馬達為主要產品。另外汽機車零組件業者多達300家廠商,可見台南市在未來的電動車產業確實具備優勢。
強化群聚作用的具體做法包括一、資源整合:協助籌組南台灣綠色科技聯盟,並主動協助提供綠能產品展示及技術交流平台,達到產業互惠互享目的。二、市場開拓:建構太陽光電城,擴大內需,強化上、中、下游產業鏈廠商的群聚效應,增加競爭力。三、經營環境規劃:建置轄內綠能產品檢測機構之清單,並規劃就近提供驗證機制,讓廠商不必捨近求遠耗費成本。四、招商投資計劃:建構友善投資環境及支援產業的研發系統。
賴清德強調,“樂業大台南”、“科技大台南”,以及“永續大台南”,是市政團隊戮力要完成的城市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