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環球時報刊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岳西寬的文章說,中東國家動蕩的蔓延和向縱深發展已是必然,而後的重建也是這些國家的必由之路。但中東國家的重建,目前的確面臨很大困境,主要源於以下幾種缺失:
國家重建理論的缺失。主權在民是近現代國家建立的法理基礎,這是任何一個政權存在的合法性的本源。從英國的憲政運動,到美國革命、法國革命的自然權利和天賦人權理論,再到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都是以這個基本的法理理論為基礎。而目前的中東國家,包括動蕩的和沒有動蕩的,民族國家的建立基本上都是二戰以後從殖民地獨立出來的,政權模式基本分為三種:一是軍人政變後效仿歐美建立的所謂“民主轉型國家”;二是君主制國家;三是保留了原始部落習慣的國家形式。後兩種制度甚至在政治形式上都很少有現代國家的元素。中東街頭的示威者或拿起武器的年輕人,貌似推動著反獨裁的民主運動,但也只是以讓執政者“下台”作為政治訴求,而沒有實質上建立民主政權的理論與綱領。
代議制度、政黨制度和選舉制度的缺失。這三項政治制度是現代國家政權的最主要元素。在轉型國家如突尼斯、埃及、也門等,雖然也有議會、政黨和選舉,但僅僅是一種形式而已。突尼斯的本.阿裡在位24年,穆巴拉克統治埃及30年,薩利赫當政也門33年,都充分說明在這些國家,民主制度形同虛設。有的國家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其協商會議是由王族、貴族、大資本家等組成的,是國王的政治咨詢機構,其政治制度的設計是根本排斥人民參與政治體系的。
精英集團的缺失。這與上述問題是緊密相關的,由於這些國家的政黨不能發揮社會力量的組織作用,就沒有了社會精英人物活動的載體,精英人物很難聚集成力量,即使有也會被專制政體疏離於體制之外。所以,即使有了重建國家的機會,也會由於沒有社會精英人物的人才積蓄,使得重建過程依然漫長且艱難,甚至會反覆多次,造成社會的多次動蕩以至倒退。
人民對國家認同感的缺失。部落統治是某些中東國家的主要形式之一,部落與中央政府基本是合作關係,而不是隸屬關係。如利比亞,甚至是一個沒有憲法、沒有議會、沒有元首、沒有官員、沒有黨派、沒有軍隊的“六無國家”。所以當社會發生激烈衝突,人們不由自主地會對各自部落首領的權威給予認同,這就必然導致動蕩和內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