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在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兩位災民從廢墟旁走過。 |
中評社香港3月16日電/美國《僑報》3月15日載文《面對震災,我們該向日本人學習什麼?》,摘要如下:
龐大的輪船在海嘯中就如同一枚樹葉,被恣意卷上田地;一輛輛汽車如同玩具,木質民房如同積木一樣,在滔天洪水中飄飄搖搖……一場9.0級大地震末日般的景象震驚世界。然而日本民眾在大地震中所表現出來的有序和從容,給中國人帶來的衝擊,幾乎不亞於大地震帶來的視覺衝擊。
在轉播的日本電視台即時新聞裡,我們看到“災民”表現得相當從容淡定,接受採訪的日本人面對電視鏡頭,沒有哭天搶地,他們只是平靜地說,日本是個多震的國家,經常發生地震,所以心理上與行動上都有所準備。
來自樂清城北鄉黃坦洞村的盧榮富地震時正在東京上班。他撤離到臨時避難的公園裡時現場已集聚了男女老少數千人,沒有一人大聲喧嘩。人們離開公園後,盧榮富注意到,公園裡沒有留下一張報紙、一只塑料袋和一個煙頭。
失去家園的日本老嫗,堅定地說:“這就是生活,必須承受。”
在海嘯席捲一切的宏大場面中,根本看不到人,因為它太渺小,甚至不如一只螞蟻。然而當洪水退去,滿目瘡痍的土地重新浮出海面時,人類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站立?日本人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有報道說,震後兩個在等車的外國人攀談了起來,其中一人用英文對另一人說:“告訴你,這裡的機場和火車一定很快恢復過來。日本人就像螞蟻一樣,你沒見過蟻路嗎?即使大水淹來,衝散了蟻路,他們很快又會回來,走出一條新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