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事件可以作為參照”
記者: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被確定為最嚴重的7級。與之相比,日本福島核電站這次核洩漏的程度如何?
柴國旱(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這次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目前日本官方確定的事故等級為4級,遠低於切爾諾貝利事故的7級。即便現在一些國際組織正在重新評估福島核電站核洩漏等級,但從目前情況看,此次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件絕對不會發展成切爾諾貝利那樣的嚴重事件。
切爾諾貝利事件,是整個反應堆堆芯碎裂,造成大量核物質外洩。而福島核電站在地震發生時就已經停堆。日本已經採取了包括注水在內的很多措施,雖然形勢還沒有完全穩定,核事件等級可能會達到5級,但絕對不會發展成為切爾諾貝利那樣的事件。
夏益華(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當年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其控制範圍也主要在30公里左右。當時我國只在空氣中檢測到少量“蛛絲馬跡”,沒有對我國產生影響。核洩漏事故受到公眾關注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度恐慌沒有必要。從影響健康的意義上講,這次核洩漏不會對中國產生影響。
“要讓公眾及時了解情況”
記者:目前,我國已經全面啟動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如何保證公眾第一時間獲得相關信息?
陳曉秋(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自3月12日起,環境保護部已全面啟動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對這一事故進行密切跟蹤,監測結果在環境保護部網站上公布。我們還將通過模擬軟件對大氣環流等進行計算,評估對我國的影響,及時有效做好應對工作。
鄭國光(中國氣象局局長):設立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的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將滾動製作及發布預報產品、進一步提高預報服務準確性,加強天氣會商研討、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孫軍:我們將24小時連續密切監視核危險區域的發展狀況,啟動核應急預報系統,分析擴散趨勢,為決策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最及時、最精確的核應急預報產品。一旦發現異常,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眾公布。
“尚無必要採取專門防護措施”
記者:假如發生最壞情況,放射性污染物影響到我國,該如何應對?
陳竹舟:當前,加強監測最為重要,如果事故繼續惡化,我們預計,在一些地區監測到的數據可能會比該地區本底水平略高,但對公眾的健康也不會產生影響。
記者:從科普角度,能否介紹一下對放射性物質的飄散有什麼防護措施?
蘇旭(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員):如果處在放射性煙羽下風向的範圍,可以通過關閉門窗,盡量避免室外活動、避免吸入放射性物質,必須外出時,戴上口罩,並做到勤洗手、勤洗澡。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會受到各種輻射。當輻射劑量低於100毫希沃特時,醫學上觀察不到對人體的確定性效應,即明顯的組織損傷。就現在的狀況而言,沒有必要採取專門的防護措施,大家可以正常生活,也沒有任何必要服食碘片。由於碘片的服用有許多禁忌症,如果沒有在專家的指導下服用,很可能有害無益。
“對人員流動和貨物運輸不必過於緊張”
記者:輻射污染物會不會通過人員流動、貨物運輸攜帶傳播?
蘇旭:對於從核輻射較嚴重的區域撤離的人員,相信在他們登機前會接受相應的放射性污染檢測,並採取洗消等措施,消除體表污染。根據日本目前情況,在東京等一過性煙羽範圍內城市的中國公民,即使有輕微污染,也不足以產生明顯的健康影響。
夏益華:撤回人員沒有去過事故區域的,一般不需要檢測和隔離措施,飛機也是這樣。
記者:從日本進口的農產品會不會受到污染?
夏益華:日本已經對污染地區的產品採取了控制和隔離措施,所以除非有特殊情況,一般來講從日本進口商品不會帶有污染物質。
陳竹舟:對事故發生區來的一些農產品,如牛肉等有無污染要加強監測。公眾則不需要採取特殊的措施。
李元平(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鑒於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質檢總局已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放射性物質入境的風險分析,切實做好口岸核與輻射物質監測工作。
記者:如果乘坐飛機經過日本上空,會不會受輻射影響?
蘇旭:機艙是一個密閉良好的整體,連空氣都無法進入,輻射塵埃不會影響乘客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