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日本政府宣布,由於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輻射量過高,一度將電廠人員全數撤離,形同宣告全面棄守。此一情勢顯示,災變可能更趨惡化,輻射塵外洩飄散的危機亦告升高。
聯合報社論指出,震災發生之初,日相菅直人不止一次保證核電廠沒有輻射外洩之虞;即便電廠隨即接連氫爆,日本官員還是說“氫爆不是核爆”,不會危及民眾健康;直到事態惡化才承認確已輻射外洩,緊急擴大撤離範圍。美國航母雷根號撤離福島外海的行動更凸顯輻射外洩的嚴重性,僅是前往災區救援的直升機穿過雲層,回航後即在人員與機身都測出明顯輻射劑量,顯示輻射外洩不容輕忽。
台灣主管原能的官員對輻射塵會否飄來台灣一直非常“鐵齒”,只是說應該不會、空氣會稀釋、現在日本吹西風、“根本就不會飄到台灣”云云,總之,幾乎不認為有任何風險存在。民眾對官員的說法將信將疑,自主反應則是不買災區宮城縣進口的生蠔、扇貝,青森的蘋果、福島桃子,連還沒循食物鏈反應到的乳製品也有疑慮;而台灣庶民常逛的夜市,也因為避輻射“待在家裡很安全”的宣導,生意急落了好幾成。
不是對官員的拍胸脯保證有“不相信”的成見,而是因輻射危害會累積加乘,不僅會在體內累積,且傷害不只這一代,而會因基因突變遺傳給下一代。因此,從“料災從寬/防災從嚴”的角度來看,若是光寄望災區的風往太平洋吹、空氣稀釋,這樣的保證,程度上不會超過祈求菩薩保佑。
沒錯,去年四月冰島艾雅法拉火山爆發,火山灰吹到亞洲、美洲,那是因為火山灰噴發已經到了平流層的高度,才能搭上噴射氣流穩定輸送,而福島爆炸噴發煙塵的高度卻極有限,對流層並沒有穩定輸送的氣流條件。但官員試圖化解民眾恐慌的說詞只是:“現在吹西風,美國可能得小心了,台灣沒事啦!”這種說詞可能是不理解風向會因大氣的壓力場、高度而有變化,日本災區目前的風向也不再是西風。
除了寄望風向,政府另個動作是在三個核電廠與五十個點設置監測儀,將監測到的輻射劑量公布在網站上,告訴民眾即時信息。這是進階的作法,可以即時瞭解輻射汙染信息,值得肯定,但畢竟仍是被動的、主觀選擇地點的讀取汙染數據,必須要再進一步做現地調查。輻射物質不僅在空中,會隨降水落入土壤、水體、植株、進入食物鏈循環……,民眾攝食蔬果、乳品、肉、魚都可能讓輻射汙染進入人體,這絕非僅監測空氣中的輻射劑量即足以防範。更何況,若是偵測到輻射劑量達危險值,我們該怎麼應對?除了掩蔽,還有積極的動作嗎?
民眾願意相信政府“安啦!”的保證,前提是必須看到政府的具體作為。一九八六年日本因應車諾比核災輻射汙染的具體作法可供參考。當年四月二十六日車諾比爆發核災,確認嚴重性後,日本在第一時間組成直屬總理的防災對策本部,包括原子動力省、通產省、農部、大學、科研單位、自衛隊、NGO……幾乎全面動員,把日本全境陸域、海域、空域、水體、土壤、生物……劃分責任區徹底監測。
持續一個月的監測,確認輻射汙染微量,除了核能官員,還由包括公衛、核子醫學、環境醫學等共同參與調查的學者共同簽署調查報告後,結束任務編組。這一具體、負責的動作,讓日本民眾相信政府的調查結果。
日本福島核災,國際核能界已認定危險應升高到僅次於車諾比災變的第六級“嚴重成災事故”的程度,意思是輻射物質嚴重外洩,應全面啟動應變計劃;聯合國原能總署也計劃下周緊急集會,商討持續升高的輻射汙染對策,對日本核災戒慎恐懼的態度,與“我國”官員的自信滿滿成強烈對比。還是吳敦義院長說得好:這時候,話不能說得太滿。
“料敵從寬、禦敵從嚴”是防災基本態度,對可能的輻射汙染,民眾當然希望政府“安啦!”說的是實話,但若只是靠拍胸脯而已,可能屆時連“禦敵”的空間都流失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