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說,兩岸如何看待日本九級大地震、大海嘯和核安失控帶來的災變,有無應對之方略?這是兩岸人民應該共同關切的重要議題,也是兩岸兩會必要討論和交換情報的重點話題。如果說日本政府連日應對核電廠災變幾乎束手無策的窘境來看,更是紅色警訊。兩岸人民所以無法置身事外者,不僅地緣關係和日本一衣帶水,只要輻射污染擴散開來,就是災變擴散和到來的時刻。
社論說,美國總統奧巴馬指稱這是一場世紀浩劫,聲言美國要與日本共度難關。但若就日本和東亞的角度觀察,這更是一場天地巨變,人處其間幾乎無從因應。日本本州東北地區非但要面臨艱難的清污和重建工程,更有重度核污染之虞,至於人間悲劇更非生離死別的倫常之變所能概括,且再次證實天道無親,人類心靈和信仰都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衝擊。
是以兩岸人民和政府如何跳脫歷史情結看待日本災變,又非僅是人溺己溺,民胞物與的精神支撐所能濟,而且還要以具體行動關懷災變的發展,並自我反思日本能,我能不能;日本不能,我又能嗎?核電災變和失控的善後更是無從迴避的嚴肅課題,也非如此不可能扣緊問題意識。
社論說,台灣“考試院長”關中以及許多媒體評論者在災變之後公開肯定日本官僚體制和市民面對災變的冷靜和臨危不亂,出事的核電廠有一百八十一人願意犧牲一己,搏命留守救災。對照日本首相菅直人公開批評東京電力之於核電廠核災反應缺乏危機意識,再加上爆料者指出,日本出事的核電廠設計不良,核安改善也不到位,大有可能重演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失控災難。
從這種兩極反應可以看出,核電廠的存廢和除役速度都有必要重新檢討。台灣正在建造的核四廠以及面臨除役要求的核一廠,自應接受更嚴格的檢驗,未來的核能發電已非依法辦事或照表操課而已,更要臨事而懼,預想一切可能。大陸的核電產業正方興未艾,正在營運的有十三套機組,在建的有卅二套機組。大陸東南沿海或台灣的核電設施距離相近,不出事則已,有事則更具關聯效應。
是以在同情日本災變之餘,考量到兩岸近年來同受地震災變之慟,同樣都有核電安全的考量。日本政府就出事的核電廠畫出30公里半徑要求居民撤退,美軍馳援考量輻射安全則畫定在80公里半徑外。以北台灣三座核電廠畫出30公里半徑,整個北台灣的精華區台北市、新北市和桃園縣均包括在內,若真的出事,台灣腹地就這麼大,原無縱深可言,該如何撤退,還是就地尋求掩蔽,核災演習又如何應對這種無從想像的局面。核安要求只能比日本更嚴格。
社論說,大陸方面對日本核電事故,決定全面安檢現有核電設施,同時全面審查在建的核電廠,提升核電廠安全評估標準,暫停所有核電工程的申請案;台北方面由馬英九親自帶著“行政院長”吳敦義視察核一廠,發現防範海嘯的閘門還是原初的手動操作,要30分鐘始能關閘。對近海掩襲而來的海嘯,根本無從抵擋。至於即將屆齡的核一廠究竟能否延役以及該如何除役,事關台灣整體能源供應,馬英九僅能以“通盤考量”以為因應。兩相比較兩岸公權力的表現差異甚大,共同點則是核電政策不變,更顯現兩岸有必要就此有更緊密的聯繫。
規模九的地震不是機率問題而是承受問題。是以要有最壞的心理準備,就如同菅直人所說,“必須要設想如果東日本全毀的情況。”日本舉國皆有地震危機意識,東京鐵塔歪斜了,是人人可見的表徵;核電廠失控,核安事態與時俱增,則無從倖免。前者是心理問題,明仁天皇出來安撫日本人心可以收效於一時;但核汙染則舉世惶懼可能帶來的災變與傷害。
社論說,兩岸較諸日本,更是密邇相接,核安事故更是利害相關。這是該立即搬上討論日程的嚴肅課題,也是強化兩岸信心機制的一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