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鄰近大亞灣核電廠,日本近日的輻射洩漏,令港人再度關注核電廠安全問題。(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經過福島核輻射洩漏後,港人應如何面對核能?內地以馬戲團獅子比喻核能:“當牠身在籠內,可以是精采表演的主角,但逃出籠後,卻是危害生命的猛獸。”
經濟日報專訊,在福島核事故後一直未有回應公眾對核電關注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昨終開口說需參考今次事故,重新審視本港未來能源組合的比例。
借鑑三哩島 勿過分補貼
究竟應否將核電比例由現時23%增至港府建議2020年的50%,這無疑需要市民點頭。港人考慮是否願意飼養這隻“馬戲團獅子”,除了考慮核電減碳紓緩全球暖化成效、一旦核電廠出意外的應變,究竟還應考慮甚麼?大家可有想過,一旦大亞灣核洩,究竟由誰承擔賠償及善後責任?是設立大亞灣的央企,還是港粵政府?誰應為善後付鈔?港人又是否知悉到自己需付出多大代價?
前車可鑑。與福島事故嚴重性同級的美國三哩島核洩,在1979年3月28日發生,最終美國政府要付出9.73億美元的高昂費用,並花去長達12年的時間清理。事實上,近年不少國家著力減少核事故賠償對納稅人的負擔,如今年2月英國打算把企業在核事故的賠償金額,由1.4億英鎊大幅提高至10億英鎊,正是要避免讓公帑過分補貼核能產業。
此外,奧地利政府在福島事故發生後,亦公開促請歐盟須釐清核能事故的賠償責任,究竟是由營運商承擔或有關國家的人民負責?
港府無頭緒 涉兩地法律
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的專家亦提出,一旦發生核災難,“究竟是誰為核污染的清理工作付帳單?”
然而,港府官員及核專家對核事故的賠償及善後責任,似乎茫無頭緒。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昨回應大亞灣核洩漏的賠償和善後責任時,只謂廠方一直遵守國際原子能組織的營運指引運作,港府、廠方和廣東省環保部一直密切監察。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廣灝則相信,這應該涉及兩地的法律問題。
今次日本核洩漏事故,表明核電風險永遠不會被消除,料在全球熱烈討論核能安全問題之際,港府也不能把賠償及善後的責任束之高閣,宜盡快交代,釋市民疑慮,也讓市民知所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