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經濟觀察報分析報道,日本大地震發生後,在人類與自然災害抗爭的同時,一場日本經濟金融的保衛戰也正在打響。
3月15日,受到核電站爆炸核輻射可能擴散的新聞影響,日經指數深跌達到10.55%;而在全球匯市之上,3月17日,美元兌日元匯率盤中一度達到1美元兌76.32日元,收盤於1美元對79.75日元,創16年以來的新高。
日本央行立即宣布增加5萬億日元對日本國債與風險資產的購買量以穩定日元匯率。日本財相野田彥表也表示,將會在本月底提交追加預算方案,預算可能達到6萬億日元。美國投行高盛估計,日本災後重建至少需要16萬億日元。
近20年來,日本政治權力頻繁更迭,經濟在“失去的十年”之後依然沒能完全走出困局。在地震、海嘯與核洩漏三重打擊之下,處於公共財政危機與老齡化社會之中的日本經濟如何處理這場危機讓人關注。
受災幾何
本次地震海嘯影響地區以東北地區為主,受災各縣經濟總量占日本GDP的12.81%。在產業布局上,東北受災較重的青森、宮城和福島等縣以農、林、漁業為主,而岩手縣半導體和通信製造業集聚;能源行業方面,福島、茨城則集中著大量火電廠與核電廠,千葉則分布著煉油工業,它還是日本最大的工業區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