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的不穩定或貶值,才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大問題,在貨幣籃中增加穩定或走強的貨幣,才能提昇SDR的價值及其功能!
|
中評社台北4月7日電/人民幣地位問題在G20國際貨幣體系研討會中引起多國交鋒,法國總統薩科奇提議儘速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內;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卻提出人民幣納入貨幣籃三條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回應,拒絕在嚴苛條件下納入。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歐元之父”孟岱爾則呼籲IMF不應再以舊思維處理貨幣籃的問題。
旺報社評指出,人民幣是否納入SDR貨幣籃內,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運作影響不大,但是對中國大陸卻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它可以為人民幣成為外匯準備貨幣鋪路,成為外匯準備貨幣後,大陸才能真正擺脫出口型的經濟導向,經濟發展才能不再受制於西方強權控制的國際匯兌體系。
依據2011年初IMF的統計,全球95國擁有外匯準備,總值約為8兆3千億美元;SDR亦屬官方國際準備,約有3千億美元。目前在SDR貨幣籃內,美元比重約為42%,歐元約占37%,其餘為英鎊及日圓。依照IMF於2011年4月初的報告,每一SDR單位現值相當於1.58美元,2006年4月時約值1.45美元。
10年前每一SDR單位僅值1.26美元,而當時美元占貨幣籃的45%,歐元僅占29%。10年來SDR價值之所以能上升,靠的是降低了弱勢美元在貨幣籃中的比重。由此可見,如同孟岱爾教授所言,美元的不穩定或貶值,才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大問題,在貨幣籃中增加穩定或走強的貨幣,才能提昇SDR的價值及其功能!
SDR於1969年成立,是為了支撐固定匯率制度下的國際貿易,1972年後浮動匯率制度興起,便大幅降低了SDR的重要性。然而,因為IMF每天都會依國際匯價公布其最新的現值,SDR單位在某種程度上逐漸具備了“世界貨幣”的概念,接近孟岱爾對“世界央行”的期待:“一個能反映國際經濟現狀的世界性貨幣”。
美國雖強勢主導IMF及國際準備貨幣的議題,SDR貨幣籃的組成卻是由G20主導。法國總統及財政部長的呼籲,不但反映了改革IMF制度的需求,也回歸了當初制定SDR活絡世界貿易的精神。中國之所以累積了世界最大的外匯準備,就是因為缺乏一個國際性的管道,將貿易支付能力與其他各國共享。將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內,是反映世界經濟現實的做法,也是打破西方強權壟斷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里程碑。
美國在此次會議中的最重要意見,是主張加入SDR貨幣籃的國家,需要符合三大要件,也就是央行必須獨立、匯率政策有彈性且允許資本自由流動。周小川的回應,是消極表示發行儲備貨幣會弱化金融監管,既未反駁美國對匯率及資本帳的批判,亦未提出加入SDR貨幣籃的積極理由。
孟岱爾提醒我們,雖然在固定匯率制度下,每一單位SDR都與美元相等,但在固定匯率瓦解後,SDR貨幣籃也曾納入數種無法自由兌換的貨幣。因此他鼓勵中國政府,應就加入貨幣籃一事,做出“政治上”的決定。先有政治決定,條件可以談判。
固定匯率制度瓦解後的第一代SDR貨幣籃,是以貿易支付力為基準的,所囊括的16國,每一國出口均超過世界總值的百分之一。以這個標準而言,中國的貿易實力早就超出了這個標準。1978年推出第二代16國貨幣籃,其中更包括沙特阿拉伯(3%)及伊朗(2%)兩國的貨幣。雖然前兩代貨幣籃中絕大多數是西方國家的貨幣,但是亞洲貿易的興起卻讓IMF在1981年捨棄了先前的貿易支付能力指標,將貨幣籃內國家銳減成美、英、德、法、日等5國,不免令人懷疑,IMF真的想讓西方國家壟斷國際貨幣體系嗎?
美國提出的人民幣加入貨幣籃三要件不但沒有根據,且違反了當初IMF以SDR促進全球貿易的初衷。美國的出口業已經降至全球的5%以下,如果硬是占著貨幣籃的空間不讓,所戕害的就是自由貿易的精神。如果中國一碰到美國的三要件就退縮,那就真的應驗了孟岱爾教授的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