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盼望在罌粟真正終結的那一天,“金三角”將真正成為“黃金三角”。 |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人民日報報道,20世紀60年代,“金三角”地區罌粟遍地、海洛因加工廠密布,是世界頭號鴉片生產基地。而今,其罌粟種植面積從占世界總量的66%降至10%左右。這裡的罌粟“魔咒”究竟是怎樣被甩掉的?本報記者近日走進這片神秘的土地,探尋“金三角”今昔脈絡。
泰國、老撾、緬甸三國相連接的地方,有一個所謂的“金三角”,範圍包括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泰國的清萊、清邁府北部及老撾的琅南塔、豐沙裡、烏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鎮3000多個,總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這裡多是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極適宜罌粟的生長。過去,由於這裡各派武裝眾多,加上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三國政府鞭長莫及,這一地區便成了種植罌粟“得天獨厚”的場所。
三國交界 神秘山地
記者從曼谷乘飛機啟程,向北經過遼闊的湄南河平原後,一個多小時便到達泰國最北部的清萊府機場。換乘汽車駛上泰國一號公路,巨幅“吸毒者必亡、販賣者必抓”宣傳牌不時映入眼簾。
20世紀60年代,“金三角”地區罌粟遍地、海洛因加工廠密布,成為世界頭號鴉片生產基地,每年經“金三角”販運的海洛因占世界總量的60%左右,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邊境的“金新月”地區,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交界的“銀三角”地區並稱為世界三大毒源。但是,今天的“金三角”已經看不到鴉片馬幫從霧氣彌漫的密林中披荊而來的景象,路上多是背著竹簍從田裡歸來的村民,山岡上鬱鬱葱葱,曾遍布山坡的罌粟田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水稻、茶葉、蔬菜梯田從山坡一直延伸到谷底。經過泰老緬三國和國際社會的努力,“金三角”地區罌粟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占世界總量的份額已從1998年的66%下降到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