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能在計劃時間內成功完成“施琅”號的入役,那麼就能在2020年之前擁有本土建造的航母,並將作戰半徑延伸到領空,從而擁有多維海上能力。
探究中國不顧一切地力圖提升海軍能力尤其是製造航母的心願背後的意圖是值得的。當中國海軍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提到中國的海洋戰略由三部分構成——即“海洋安全戰略、海洋發展戰略以及應對周邊領土爭端”時,他對人民解放軍海軍在實現中國的安全目標時所發揮的作用再清楚不過。
台灣:毫無疑問,阻止台灣走向正式宣佈獨立仍然是中國的首要任務。引進和部署航母將有助於擴大中國的防空能力,進而擴大中國兩栖作戰能力的打擊範圍,從而在對峙的時候趕走美國軍隊。
東海和南海爭端:航母可能能夠增強中國向鄰國施壓的能力。以航母為中心組建的一支中國艦隊編隊肯定會迫使美國重新評估自己在爆發戰爭或者出現高度緊張局勢時的戰略。這再次說明了航母的投影效應要大過其實際作戰能力。
海上交通線:中國的“馬六甲困境”使得建立一支強大海軍變得十分迫切,以保護對於能源和貿易運輸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線。
馬六甲海峽以外:一支能夠在馬六甲海峽以外的公海上執行任務的航母部隊將擴大中國海軍的作戰半徑,增強供應補給,提升多維作戰能力以及具備影響海上以及海岸戰事發展的能力。這些海上作戰能力的提高可以為建立一支遠征軍鋪平道路,也將使中國有能力平等地或略勝一籌地與其他國家應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