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建議:推行工資集體協商
根據此次調研對農民工幸福感影響因素權重及滿意度賦值的分析,綜合近年來有關部門和組織的相關研究成果,市總工會對提升農民工幸福感提出了一些建議:
首先是提高農民工的收入,目前來看,主要的手段有兩種,一種是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線,另一種是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比較而言,最低工資標準畢竟只是一種保底措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平等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是調整勞資關係、保護工人權益的更重要的制度,特別是其中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對於彌補市場化工資制度的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市總工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和工會要緊密合作,大力推行“地區談保底、行業談標準、企業談增長”的工資集體協商三級體制;在當前區域工會和企業工會建制相對完善的情況下,特別是要推進行業工資集體協商,加緊改變行業協會建設相對滯後的狀況,培養協商人才,研究行業工資標準,為行業工資集體協商打好基礎。
加大力度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問題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近年來受到高度重視,調研顯示, 54.78%的傳統農民工和29.75%的新生代農民工認為政府幫助解決這一問題能提高其幸福感。
廣州2010年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優秀外來工入戶和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但大部分普通農民工的子女難以得到實質的好處,解決就學問題主要還是依靠民辦學校。
市總工會建議,政府一方面要在人財物方面給予民辦學校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動用社會力量來提升民辦學校的教育質量:
一是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的力量,動員廣大青年和學生走進民辦學校支教;
二是進一步加大公辦學校師資力量對民辦學校的支持;
三是把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與戶籍問題脫鈎,實行無條件的公平義務教育,其核心即實行義務教育經費“錢隨人走”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