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英指出,如果按照市場匯率來計算,那麼2016年中國的GDP總量將是11.22萬億美元,美國仍然是18.8萬億美元。照此計算,中國的GDP超過美國要到2020年前後。
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來評估各國經濟實力,那麼發展中國家的GDP水平都有可能會增加,而發達國家包括日本、德國、英國等國家的經濟總量可能都會有所縮水,美國不在其列,因為它本來就是使用美元的國家。
購買力平價有可信度也有缺陷
有不少專家認為,用購買力評價法來評估GDP總量並不是一個好方法。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施密特就說,購買力平價法的準確性比較差,跟實際情況差距很大。
陳鳳英特別指出,我國國家統計局去年11月公布消息稱,中國2011年將首次全面參與新一輪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活動。這意味著,中國將首次以購買力平價(PPP)作為轉換系數換算GDP(國內生產總值),以便於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研究。在此之前,世行所選取的商品代表性不強,而且對比較商品的選擇權在世行,中國比較被動,據此而計算出來的購買力平價也可能不夠準確。而中國全面參與之後,將令這個項目選取的比較商品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陳鳳英還指出,根據市場匯率計算出的GDP也不是完全可信的,因為這些都是以美元為基礎來換算的,而美元匯率又是浮動的。因此,按照兩種方法計算出來的數據,其可信度都是有的,但在公平性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核心提示
“用購買力平價和市場匯率分別計算出來的GDP總量差距很大。這也是為何有些報告稱中國2010年GDP為5.87萬億美元,而有些報告卻稱中國GDP為10萬億美元的原因。‘5.87萬億’這個數字更能體現中國的經濟實力,而‘10萬億’則更能體現國內人民的真實的、平均的生活水平。”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鳳英
“如果用購買力平價法來得出中國很快超過美國的結論,我想美國人也不大會接受這種說法。這就算是IMF的一家之言吧,聽聽就是了。”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陶文釗
影響因素
世界經濟環境影響中國增長
陶文釗認為,今後中美經濟如何發展,不僅要看自身的因素,也要考慮到世界經濟的大環境。
首先,陶文釗指出,美國經濟還在增長,今年要是復甦情況好的話可能有3%~3.5%的增長,其GDP可以占到世界的27%左右,而中國GDP總量目前只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一多一點,還要有相當一段時間才能趕上美國。
另外,我國在“十二五”期間有意地要放慢經濟增長速度,轉而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方式,“十二五”期間要把經濟增速調整到年均7%。從主觀願望和政策導向上,不會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而是要改善經濟質量和調整經濟結構。因此不能把過去的10%、11%想當然地作為日後的增長速度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