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環球時報報道,中國總參謀長陳炳德15日開始訪問美國,這是7年來的第一次,中美軍事高層的接觸對緩和兩國的戰略猜疑有多大作用,通常是有爭議的,但它有比沒有強,而且它通常是兩國關係處在“相對平穩期”的一種宣告。
有人說中美軍事交流需要制度化,它有助於永久性解決兩國的軍事緊張。這話有道理但不全對。中美的“制度化”軍事交流已經越來越多,今後大概會更多。但兩國的軍事緊張,很大程度上不是軍人們的錯,他們因此也沒能力從根本上消除它。兩國軍隊應做的是不給兩國的戰略猜疑添油加醋,無論在海上還是空中,都不做“擦火柴”的動作。
中美軍事的潛在對立首先要由兩國政治家以及輿論領袖來解決。這兩個大國的關係撐破了人類以往的政治記憶,雙方都有不安。猜疑是必然的,能消除最好,消除不了就帶著它相處,這樣雙方在心理上就會從容得多。
美國希望中國把軍事的底子都亮給它,它在心裡還期望著,中國的軍事成長能自我克制,以低於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一個台階為上限。中國則希望美國少對華做軍事防範部署,它的核心軍力不應從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轉移。兩國的這些願望都不太可能實現。
但兩國應重視對方反覆提出的要求。比如中國要求美國減少直至最終停止對台軍售,美軍不應繼續沿中國海岸線做空中和海上抵近偵察。這些直接關係中國的軍事安全,它們“就是”中美相互猜疑的火柴,美國如果不減少擦動它們的頻率,中美有什麼樣的對話機制也沒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