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武直-10可掛載8枚反坦克導彈和14枚火箭彈。 |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國際在線消息:將2011年稱為中國軍力的“騰飛之年”似乎並不過分,因為不甘寂寞的海外媒體近日又為此提供了諸多“佐證”: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瓦良格”號航母最早將於今年服役;《聯合早報》猜測“武直-10已經列裝”;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則斷定殲-20優於F-35,可媲美“猛禽”……如果海外媒體的報道全部屬實,這3件分別代表著中國海陸空三軍核心戰鬥力的新式武器集中亮相無疑蘊含著深遠的意義。
海陸空都有“新看點”
西方媒體對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動向一直關注有加,而今年中國的海陸空三軍似乎都有足以登上頭條的“新看點”。
中國1998年從烏克蘭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原本只是一個空艦殼,但到2011年完全換了另一番景象:航母艦島加裝雷達,船舷安裝防空武器,與之配套的殲-15艦載機試飛……種種與“瓦良格”號有關的新聞不斷成為西方媒體的重頭標題。新加坡《海峽時報》更於近日刊文猜測,經過多年整修,“瓦良格”號有望於今年服役,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中最大的一艘戰艦。報道稱,如果這種猜測成為現實,可能意味著中國海軍會將航母定位為由潛艇、驅逐艦與護衛艦組成的戰鬥群的核心,並將調整作戰模式。
如果說打造航母的戰略意義更為突出,那麼於今年1月11日一飛衝天的殲-20隱形戰機則是中國自主設計和創新的高技術武器平台的代表。首飛成功後,殲-20在短短3個月內就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試飛,用路透社的話說,“這顯示出中國在隱形戰機研製方面的進展速度非常驚人,已經大大超過外界的預料”。詹姆斯敦基金會分析稱,殲-20是一種大型戰機,與美國空軍曾提出的FB-22A“戰區轟炸機”(編者注:F-22“猛禽”隱形戰機的戰鬥轟炸機版本)尺寸相當,其速度、高度、隱形性、機動性等主要參數指標均優於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甚至可與“猛禽”媲美。
與航母和隱形戰機相比,武直-10顯得相對低調,但還是引發了海外媒體的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中國獨立研發的攻擊直升機武直-10的列裝“使得中國直升機生產技術水平一舉提升了20年”。
由上述各家報道不難總結出,“瓦良格”號航母、殲-20隱形戰機和武直-10武裝直升機分別代表著中國海軍、空軍和陸軍現代化建設的最新成果,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建設已經瞄准了高技術平台這一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