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特納(左)和王岐山簽署框架協議。 |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7日載文《新“框架”罩住中美關係互動軌跡》,摘要如下: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日前落幕。同前兩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作一下對比,這次對話有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是當前中美兩國面臨的國際形勢背景不同,二是雙方達成的協議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差別。
中美合作利益大於競爭分歧
這次中美雙方會談以後,就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經濟合作的事項,達成了全面性的框架協議。正如下面分析中指出的那樣,同前兩輪對話相比,這份協議的內容有若干明顯的不同之處。此即雙方協議內容上的差別。
兩國官員就實質性議題舉行密談,猶如鴨子劃水,在公眾視線之外頻頻“密斟”。誠然,中國會照顧美國的利益,卻不會以犧牲中國自身的重大利益為前提;反之亦然。質言之,美方在中方關切問題上的讓步程度取決於中方在美方關切問題上的讓步程度。既然是國際談判,自然雙方都要妥協,談判才有結果。
中方重要官員王岐山、戴秉國在會談期間發表了講話。王岐山強調,“圍繞確保經濟復甦,兩國之間政策措施既有互補,亦有碰撞,但合作的利益遠遠大於競爭的分歧。”中美應以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為契機,認真落實兩國元首在一月份達成的重要共識。戴秉國則指出,自己年屆耋耄,卻還在太平洋兩岸之間奔波,旨在使兩國子孫後代安寧。
王、戴說的這些警句,都是傳神之作,言為心聲,相信確實反映了他們內心深處的認識。據信,正是在北京決策層就此獲得共識的背景下,中方代表首途華府,與美方展開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