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蔡宏明認為,由於台灣的零組件、原物料和高階產品在過去都扮演支援者角色,現在順著大陸產業升級,對台灣上述需求也會不斷增加,雖然彼此在高階領域競爭仍存在,但台灣仍能在大陸提升服務業在整個經濟結構比重的計劃中佔有優勢。
蔡宏明說,台灣在資訊科技等生產線的服務業,還有專業設計和研發的服務,都是強項,可以在大陸“十二五”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有合作機會。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也認為,過去台商在資訊和傳統產業,有效縮短大陸企業學習曲線,現在台灣仍在服務業及設計等軟實力上,可扮演縮短大陸企業學習曲線的角色。
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教授常修澤指出,台灣企業在大陸至少會面對大陸國家企業、民間企業和外資與跨國公司的競爭,他建議台商要把大陸新的需求和台灣自己的經濟優勢結合起來,找尋適當的結合點,還要進行“三化”,即品牌化、網路化(網路行銷)和規模化(把規模做大)。
此外,常修澤認為,過去大陸雖是計劃經濟體制,但下一步將往市場經濟走,建議台商在大陸不僅搞實業投資,也要對大陸資本、金融或產權進行投資。
大陸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教授俞建國則建議台商,對“十二五”要把握得準、把握得好,就要適當地組團拜會發改委,了解發改委專項規劃進行狀況,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報的有哪些,同時也要組團到各省市了解當地特點長處和弱點,以避免盲目投資,讓台商在發展時準確性更強一些。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殷存毅則說,大陸現在正在協調城鄉發展,台灣的中小企業、服務業和精緻農業都對大陸城市化發展有很大幫助,加上大陸各省市對台灣的資訊了解不夠,建議台灣企業和研究者不要老是停留在沿海地區,要加強對大陸2、3線城市的交流,挖掘那裡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