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曾蔭權政府寄望美國經濟複蘇、息率回升順帶令本港樓市掉頭回落的良好願望,短期內根本難以實現。香港的按揭息率雖有上升壓力,但環球金融的大環境仍未有變化,美國繼續超低息,香港因聯匯而被迫跟隨,熱錢湧入,加上內地經濟高速發展,通脹升溫,香港在內外夾擊下,樓市只會繼續升溫。
不同的數據均顯示,樓市升勢銳不可當,早已到達危險水平。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今年2月份的整體住宅樓價已超過1997年10月樓市泡沫爆破前的高位;本月中政府亦公布,市民供樓開支與收入比率在本年第一季已升至48%,跟20年來平均水平51%非常接近,在在顯示,政府即使推出額外印花稅措施後,亦未能遏抑樓價上升。
無所作為
難逃歷史責任
初期樓價急升,政府只強調“日日睇住”樓市;近期樓價繼續急升,政府只願酌量增加土地供應。當市民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不斷高呼複建居屋時,政府卻強調要研究、跟進,即使被議員連番追問,曾蔭權仍然說要“認真考慮”,留待10月施政報告時才跟進——特首口風雖然略轉,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之勢已成。炒家看准港府“不會干預、不敢干預”的底牌,樓價焉有不升之理。
樓市熱炒的地區不止香港,但并非所有地方都像香港那樣,坐以待斃,例如澳洲就因為樓市急升,收緊對外國人在澳洲買樓的管制。
澳洲一向禁止外國人買二手樓,去年4月加設民事罰則,違規的外國人會被充公賣樓所得利潤,臨時居民要經批准才能買樓,離開澳洲時必須沽出,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去年底也曾到當地考察。上周當有議員問及特區政府會否效法時,曾蔭權卻諸多推搪,一時稱不知會否違反國際條約,又稱做法扭曲市場。
總言之,政府不作為可以有很多理由,然而,若政府繼續無所作為,他日泡沫爆破弄致民不聊生時,曾蔭權政府的歷史責任是逃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