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香港《文匯報》消息,中越此次南海之爭,再次讓外界聚焦兩國海上問題的由來。事實上,面對懸而未決的海上邊界問題,中越已談判長達27載,期間兩國海軍更曾多次發生海上衝突。有分析認為,越南近年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不斷加強“藍色圈地運動”的背後,除了戰略考量和美國因素外,豐富的海洋資源也是越南最直接的利益驅動。
海疆談判27年 兩爆軍事衝突
中越間的海上問題由來已久。有資料顯示,兩國邊界問題的談判從1974年就已開始了,但一直無進展,直到1991年中越關係正常化後才有所突破。是年,兩國發表聯合公報稱雙方將著手解決兩國之間存在的邊界問題,並分別成立了海上和陸地邊界談判小組。2008年年底,兩國完成了陸地邊界勘界立碑工作。
但是,中越海上邊界談判卻要複雜和艱難得多。據報道,在歷經多年談判後,中越在2001年底簽署了北部灣劃界協定,2004年6月30日正式生效實施。這是中國第一條海上邊界線,到今年已實施5年。但是在“海上問題”上,也就是在南沙和西沙群島問題上,中越不但沒有達成任何劃界協議,反而氣氛越來越緊張。
過去20多年間,中越海軍曾在南海發生了多次衝突,其中最大兩次,分別是1974年中國軍隊收複西沙群島,以及1988年中越就南沙群島赤瓜礁歸屬問題發生衝突,中方護衛艦擊沉了一艘越南武裝運輸船。
早曾確認中國領土 其後撕毀
事實上,越南日益加強“藍色圈地運動”,一大誘因就在於南海油氣資源的發現。從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南海的油氣價值逐漸被外界發現。經初步估計,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約占中國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屬於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個波斯灣”之稱。此外,南海海底還蘊藏著錳結核、“可燃冰”等寶貴的礦產資源。
據悉,越南去年產油約1,750萬噸,基本上來自南海,其產值竟占越南全國GDP的30%。
中國南海問題專家對本報指出,上世紀70年代以前,越南是認同南沙和西沙屬於中國領土的,越南總理範文同曾給周恩來總理寫過一封信,承認這一點。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越南逐步提出並實施“海洋戰略”後,便矢口否認以前的承諾,還把占領的中國南沙島嶼劃歸為一個省,即所謂“福綏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