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新聞總監俞雨霖作總結發言。 |
問答部份:
聽眾提問:楊先生,剛才您提到應該多一點交流合作,但是台灣南部對大陸這邊有一些抗拒感。您有什麼建議,讓它慢慢地對大陸這邊,觀光客也好,投資也好,慢慢接受大陸。您在這方面有什麼建議?
楊秋興:謝謝,我想台灣是意識形態造成的政治對立,然後政治對立確實是台灣發展的阻礙。但是我想應該慢慢地也在改善,像2008年第一次陳雲林會長到台北來,雙方衝突很大,媒體報道得也非常大,要盡力保護陳雲林會長安全。那2009年,那一次到台中,也是發生遊行,這是某種程度的降低。今年3月份,陳雲林會長再到高雄來,雖然陳菊市長沒有接見,但是已經沒有抗爭。我們的大陸朋友去看,到民間,會覺得友善和熱情。我想(抗拒感)這一部分確實存在,但是只存在於少數的政治人物,這一部分我認為會慢慢地改善。像最近浙江省委書記,趙書記他來,不但沒有抗爭,採購也都很順利,大家也高興,也很歡迎。我想這一部分的話,還是要時間,時間會改善,所以未來我也在推動,希望兩岸人民多交流。那麼台灣要有自信打開門戶,要有這個心胸。那自然地,多交流接觸以後,想法會稍有不同。有時間的話,這個應該沒有問題。
聽眾提問:有個問題想要請教楊縣長,為什麼中道的主張在台灣南部的選民中比較難以接受?
楊秋興:高雄相對還是政治很對立的地區,越南越綠,北部比較藍。我覺得未來台灣應該拋棄意識形態。每當到選舉,就有人打出口號,我要保護台灣、捍衛台灣、愛台灣、台灣站起來。你愛台灣,我跟你不同陣營,那就是不愛台灣了。這就是撕裂台灣的族群,讓台灣政治對立,有這種因素。所以說我走中道,雖然落選,但是我得到40多萬張選票。但選舉人家還是認為你不會當選,政黨的取向很大。政黨的取向,我第一選擇投給政黨。所以未來我希望政治對立可以減少,大家往中間靠攏,社會才會更和諧。政治減少對立,對經濟的發展才會幫助更大。過去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在慢慢變成四小龍之後。現在也有過去很綠的民眾,從美國回來,他到我辦公室來,我不認識他,他自己來的。他告訴我政治搞這麼久,慢慢厭惡了。他跟我說,以前日本能,台灣不能;接下來是新加坡能,台灣還是不能;接下來是韓國能,台灣還是不能;現在中國大陸都崛起了,中國大陸能,台灣還是不能。他是一個很綠的,長期住在美國的一個人士,他講這些話讓我很感傷,讓我覺得台灣,趕快把意識形態降低,政治對立降低,發展經濟,我們已經落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