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6日電/美國世界日報3日發表社論說,馬英九的副手蕭萬長日前正式宣布不再和馬英九搭檔競選連任,誰來接替,就媒體披露的訊息可以感受到,以現任“行政院長”吳敦義最具賣點,但不論反對黨或蕭萬長方面釋出的訊息,對吳敦義都有負面的評價或責難。從種種跡象觀察,馬英九除了選擇吳敦義,在檯面上,實難找到更適合的人選。這既是政治現實,也意味著國民黨的世代交替會將出現新的轉折。蕭萬長“還我初服”,且要“歸隱林泉”的聲明來得意外,不僅一池春水大見盪漾,往後或更有驚濤駭浪。
社論說,就理想模型言,馬英九競選連任不僅在於維繫個人政治生命,實踐未竟的承諾,這就不是單純的選擇副手,還要看到政權的維繫和執政黨的未來。是以選擇副手既存在世代交替的意義,更要有歷史的想像,即台灣和兩岸的未來,何去何從的思考。若以勝選論,馬英九必要充分考量選民的接受度,要能為馬英九加分,是以這位副手較諸本尊不但要年輕有為,有專業長才,而且要能言善道,藍綠都能接受。
再以接班梯隊言,馬英九非但要有長遠的規畫,也要為國民黨尋才、覓才、舉才。人才從何而來?最接近馬英九的就是身邊的核心幕僚,其次是從政官僚和藍營公職系統。以“副總統”的位階,更要有一定高度,要有豐富的資歷和口碑,且識見充分成熟。固然學界和民間企業更不乏人才,足以勝任政務官的挑戰,甚至更具創意,但不適任的風險也相對偏高。以馬英九的性格論,與其求創意反不若求穩重。
社論說,理想模型或只能是理想,在現實世界裡根本不存在這類人物。再以現實論,吳敦義帶職參選或如民進黨所言,可以充分運用行政資源,況且吳敦義的民調支持度也不在馬英九之下。或謂最新的民調顯示馬英九和王金平搭檔更勝馬吳配,但就配合度言,在吳敦義和王金平兩人之間,相信天下皆知,馬英九寧選相對年輕的吳敦義而非王金平。不論吳或王,其實年紀都比馬英九大,都未必能吸引年輕選票,特別是擁有第一次投票權的“首投族”。
馬英九當初所以會找蕭萬長搭檔,當是看重蕭的經濟長才並考量蕭萬長出生嘉義,有利於爭取濁水溪以南的選票;在一定程度上,蕭萬長與人為善的處世哲學,也是藍綠都能接受的“微笑老蕭”,而這更應是關鍵所在;但這三年來,蕭萬長的經濟長才未見發揮,加上有病在身,有好長一段時間難以出任艱鉅。此前為主持大法官提名人選失當事,聲望更受重挫。至於中南部選票,蕭萬長未必強過吳敦義在高雄市長的經營,遑論吳敦義在南投家鄉的選票也有一定優勢。
社論說,姑不論世代交替的象徵意義,至少在黨內,吳敦義的優勢畢竟強過蕭萬長和王金平;換成藍綠對決,以吳敦義的辯才無礙,民進黨的蔡英文不能不納入選擇副手的考量。蔡英文以深綠加持的姿態參選,不排除應會選擇淺綠甚至淺藍,而且是屬於年歲偏高的輔佐型人選。且就選民投票行為而言,藍綠兩組人選必然會形成一種對照,能夠爭取更大多數的,或不在副手的同質性,而在包容和異質,從而形成有意義的互補,相信這也是馬英九的考量。
社論說,馬英九選定的競選搭檔尚未定案,相較蕭萬長、王金平等藍營檯面上可以看到的人物,吳敦義應是上選;考量藍綠對決必然會出現的爭議、蔡英文選擇搭檔的傾向,吳敦義或許還要在進退之間釋放出更多包容和雅量。選局千變萬化,距明年大選還有半年多,不能不防會出現各種難以掌握的變數,吳敦義也好,選擇令人眼睛更能一亮的搭檔也好,馬英九或還要考量誰的應變能力最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