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端午節,不少考生家長紛紛到考場附近餐廳 “踩點”,尋找“高考保姆”,租“高考專車”。部分家長更是告假送考陪考,並不惜重金搶訂考點周邊星級賓館,甚至有性急父母早在4個月前就預訂好房間。
在高考訂房中,有許多家長特意挑選尾號為7的房間,不要帶8的,因為“七上八下”。有些家長還指明不要帶3和4的房間,因為有“不三不四”的意思。一些酒店賓館為了照顧部分家長和考生的特殊心理需求,甚至臨時改變一些房間號,將尾數8的房間號碼全部更換。
在對待孩子高考問題上,家長的迷信程度遠不止於此。一些家長想幫忙卻使不上勁,就開始尋找“偏方”,幾乎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中,燒香拜佛、購買紅色衣服等都是比較流行的做法。
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下,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面對高考,部分家長的心理壓力甚至超過了考生。更有甚者不堪心理重負,做出一些極端行為。專家直言,很多孩子的壓力就來自家長,高考減壓,家長們應該從自己開始。
過分關注令高考成“全民戰爭”
“獨木橋”何時能變“立交橋”
每年6月,全民集體進入高考語境,一切為高考讓路。原本一場屬於學生的“個體大考”,演繹成了考全民、考社會、考政府的“國家第一大考”——這幾乎是一場現代“全民戰爭”。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人認為當前社會對高考“過分關注”,應報以平常心,不必“全民助考”。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校擴招政策的不斷推進落實,出現了高考參考人數減少、高考錄取率提高、考生選擇多樣化等一系列新現象,但為何各界對高考的關注度仍然高燒不退,“全民高考病”一年甚過一年呢?
家長表示,雖然擴招政策之下的高校錄取率較高,但是大學教育質量良莠不齊,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加之就業競爭日趨激烈,因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進入到一個更好的高校,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為孩子的發展增加籌碼。
學者稱,高考壓力之所以那麼大,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國大學本身就是一條“獨木橋”。改革那麼多年,教育“市場”仍然沒有開放,以至中國大學提供的優質高等教育嚴重供不應求。
在高等教育已實現“大眾化”的今天,70%以上的考生都能上大學,然而他們卻並不是衝著“上大學”去的,而是都希望“讀名校”,而那幾十所重點院校的招生規模加起來只有幾十萬。同時,目前探索的自主招生制度中,高校占據了絕對強勢;與之相應的考生自主選擇權卻未見彰顯,所以競爭必然更激烈。
2010年公布的教育規劃綱要中提出: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提供多次選擇機會,健全寬進嚴出的學習制度,辦好開放大學。但願綱要中勾畫出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美好藍圖,能夠盡早實現,讓高考這座“獨木橋”真正變成“立交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