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體企業投資為主體的美國發展模式,意味著大樓建成後出租運營壓力不大,企業總部本身就會消化一部分。但是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大樓,就面臨著建成後的銷售或者出租壓力。因此這個榜單也提醒,中國摩天城市面臨這過度投資的風險。
當前國內一些並不具備“摩天大樓”消費力的城市,也在規劃興建頂級摩天大樓,他們包括:海口、昆明、防城港、南寧、東莞等等。比如廣西防城港市,計劃要興建528米的亞洲國際金融中心,高度超過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但是防城港的城市人口卻還不足100萬。而在“中國城市規劃摩天建築總量排行” 中,GDP總量剛破1000億元的貴陽,卻規劃了17座摩天大樓,在全國居第五位。
那麼通過上面的數字,當前國內的摩天大樓熱潮,到底健康與否,多與不多,大家心裡都會有杆秤。
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讓人興奮,但是我們卻更關心光彩背後的隱憂,因為驚人的“800座摩天大樓”的數字,讓人不得不聯想起那個著名的“勞倫斯魔咒”。
1999年,德意志銀行的經濟學家勞倫斯首度提出了“摩天大樓指數”的概念,因為他發現——經濟衰退或者股市蕭條,往往都發生在新的摩天大樓落成的前後。
摩天大樓往往被看作是經濟發達和財富的象徵,把它和經濟衰退聯繫起來,這種關聯初看起來好像違背了人們的常識,但是如果深入分析,這背後邏輯關係絲絲相扣——一般情況下,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往往會鼓勵一些大型項目的產生,但是過度投資和金融投機也會相伴而生,當泡沫即將危機經濟時,政策就會轉為緊縮來應對危機,這也就使得摩天大樓的完工,成為政策轉向與經濟衰退的先兆。
“大廈建成,經濟衰退”——這個驚人發現,被勞倫斯稱之為“百年病態關聯”,他歷數了從20世紀初開始的4輪摩天大樓建設高潮,每一次都伴隨著經濟衰退和金融動蕩,這其中不乏帝國大廈、世貿中心以及吉隆坡雙子塔樓和杜拜塔的身影。
我們希望這只是一種巧合,也許這個掃人興致的指數,它更大的意義在於,提醒人們關注狂歡背後的危機,從而更加理性地進行投資,防患於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