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劍10巡航導彈。 |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解放軍二炮部隊不僅是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支柱,也是在常規戰爭中實施遠距離精確打擊的先鋒。每當有新式武器在它的裝備序列中亮相,都會引來外界的分析評論。香港《軍事連線》雜誌近日刊登文章稱,除了被外界廣泛報道的反艦彈道導彈等“撒手鐧”外,二炮近年來還新增了多種實用化程度更高的裝備,其中就包括長劍-10巡航導彈。
博采美俄同類裝備之長
《軍事連線》稱,中國的巡航導彈項目啟動於上世紀70年代末。但受制於薄弱的基礎工業和信息技術,巡航導彈的兩大關鍵設備——高性能小型發動機和用於導航的地形匹配系統遲遲無法獲得突破。直到21世紀初,中國的巡航導彈研發工作才“開花結果”,2004年前後,具備完全實戰能力(FOC)的長劍-10導彈開始列裝解放軍二炮部隊。
文章援引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稱,長劍-10的彈體外形是俄羅斯Kh-55和美國“戰斧”巡航導彈的混合體,即前段和中段類似Kh-55,採用兩片可以折叠的主彈翼,後部則參考“戰斧”,在彈體下方布置了發動機進氣口,噴口附近裝有呈十字形的4片折叠尾翼。一些西方軍事專家估計,其長度可能介於RK-55(Kh-55的陸基型號)和BGM-109G(“戰斧”早期型)之間,約6.5米,彈體直徑0.52米,發射重量約1.8噸,射程1500公里。
命中精度也是衡量巡航導彈性能的關鍵指標。考慮到中國長劍-10導彈的數量較少,要確保“一擊制敵”,打擊精度的重要性更顯突出。國外媒體早年曾認為該彈的命中誤差至少在200米左右,但從中國官方近期公開的某些影像資料來看,經過長途飛行的長劍-10導彈直接命中目標建築正中央的十字靶心,顯示其打擊精度或許更高。因此,部分觀察人士已開始修正看法,認為長劍-10的圓概率誤差在20至50米左右。
此外,外界推測長劍-10為一款高亞音速巡航導彈,因為其彈體結構並不適合超音速飛行,燃料儲存量也有限。這意味著,該彈無法憑借高速度增加對手的攔截難度,而是更傾向於通過機動、欺騙與隱身等方式實現突防。總體而言,特別是在射程和精度等關鍵指標上,長劍-10的性能與美國在利比亞戰事中廣泛投入的第四代“戰斧”導彈相近。
|